副首相兼教育部長慕尤丁透露,教育部正探討把孩童的入學年齡從7歲提前到6歲的可行性,有人反對有人贊同。就如當年的小三跳小五及數理英語化制度,那時也有不少人認為可行,可惜小三升上小五的學生群中,能在中學階段有特殊表現的不多,數理英化后能真正講得一口流利英語的學生人數也沒增加,最后兩項政策都以失敗告終。
教育部釆取的新措施不是不好,問題在于有關單位事前沒有從長計議,沒有做好完善的規劃就立即推展,效果如何,可想而知。
在教育界,我們常聽到中小學教師埋怨現在的學生越來越沒有創意,在職場上,顧主也說現在有創意的員工不易找,能獨當一面的更難求。
到底誰扼殺了他們的創意? 教育改革喊了那么多年,也推展過不少措施,可是不但沒有改善學生的思維及創意能力,反而造就了不少“背多分”、“逃學威龍”。
我國的教育制度無論是幼稚園、中小學或大專院校,包括在我國教育體制外的獨立中學,師生在教與學的過程中,常不經意的把學生的思維及創造力給扼殺了。
小朋友進幼兒園應該是在玩樂中學習為主,老師應該以視覺和觸覺來設計課程才對,可是許多的幼兒園為了迎合家長的需求,大多數以識字、寫字、考試為導向,必須穿著統一的制服,坐在固定的位子上聽老師講課。在這種學習模式下,使得小朋友在這階段的最佳創造力,因大人的期望被抑制了。
升上了小學,尤其在紀律及成績方面要求很高的華小,統一的髮型,統一的作業配套,強制性的補習,劃一的課外活動,連教師處罰學生的方式几乎都以鞭打為主。在課室內的規範一律要求統一,考試題型標准化,答案也標准化,只准乖乖坐著聽課,不准發問的學習模式。因此,學生在這階段的創造力又再次被壓抑下來。
到了中學,因心理及身理上發生了變化,父母在這個時候也比較少關注他們孩子在學校的行為,學生們長期被壓抑的創意無法在課業上展現,于是便將它轉移到外表上,如古怪的發型、特異的服裝及多變的鞋襪。我們常看到的“問題學生”連走起路及講話的姿勢也與眾不同,他們力求突破,追隨潮流,崇拜及模仿明歌星等,而這些動作都是學校無法容忍的。
其實,大人也應該要反思一下,我們時常要求學生有創意,鼓勵他們盡量發揮潛能,但在他們的儀容及活動內容方面卻管制嚴厲,這樣不行,那樣也不行,規矩一大堆,有可能連一群男生集體剪陸軍裝的發型也被懷疑是和校方作對。其實,我們應該多往年輕人身上尋找優點,少在枝節上計較,否則師生或家長與子女之間的鴻溝就會越拉越大。
我們的孩子從小開始就有如洋蔥一樣,在他們進入學校求學的過程中,一層一層被剝的一點也不剩,又或如新鮮的豆漿被壓成四四方方的豆干,而我們卻公然埋怨他們沒有創意。教師、家長及官員們如何在要求學生有創意,又能具有良好紀律方面達致平衡,這是大家都要好好思考的問題。
(2010.02.10刊登于星洲日報言路版)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