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認為大學生失業的主要原因是英文程度差所致, 因此為了亡羊補牢,必須把數理改為英文,讓國家培養更多的人才,以迎合2020年的到來。
如果這個理由是成立的,那失業人數應該更高才對,因為還有許多在職大學生的英語可不見得強,也有講得一口流利英語的大學生也在失業行列中。
大學生失業或待業,英語溝通能力弱只能說是因素之一,真正原因應該歸咎於個人的特質及就業的態度。
大學生失業率增加不是我國才有的現象,在任何一個國家都有不同程度地存在,英國及美國近年來的失業率也是居高不下,大學教育越普及的國家,大學生失業率就越高,這是自然定律,因為市場經濟并不需要那么多高學歷又不具與職務相關性質的員工,而這些大學生又不能屈就于較低級的職位,因此就成了失業一族。
本人所接觸過的失業大學生群中得知,其實大部份主要原因是心態問題。大學生對工作期望太高,對社會的適應能力弱,一般大學生都以為自己很清高,只想坐在冷氣辨公室,要求薪水高,工作時間要短,不願學習及聽人指揮,也不能接受上司的批評。如果是在服務業領域,更不願看顧客們的臉色; 想出來創業又沒有資金及經驗。
其實,大學生應該要了解學與用是兩回事,有知識、學歷,沒有實際的工作經驗也等于白紙一張,因此少數死讀書的高材生失業數年后,如果逼于無奈為了生活,只能從事餐飲行業,因為當初他們在大學里所學的理論知識己派不上用場,只有飲食業是不會被潮流淘汰的求生技能。
人的就業率和受教育程度密切相關,受教育越多,人力資本含量就越豐富,就業機會就越多,儘管上大學可能陷入失業困境,但是不上大學的失業機率更大。大學生失業不應怪罪于社會或大學時期所接受的媒介語,應該先從自己著手,找出原因。
另一方面,現代學生的價值觀淪落也是主因之一,沒有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盲目崇拜享樂主義,導致學生主觀能動性較差,缺乏對自身能力的培養,進而導致缺乏應有的競爭力。
在市場經濟競爭加劇的今天,不能適應社會的快速發展,自然就有被淘汰的危險了。
(20101103 刊登于南洋商報言論版)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