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接到教務處的代課紙條, 心想難得有空堂又被捉去代課, 有點不願意, 但沒辦法還是要去。再看看字條上的班級, 原來是初二忠, 這是好多老師投訴的一班, 去看看他們到底有多 "壞"。
第二節鈴聲响了, 進到班還沒有進行三步曲, 一位小男生就很沒禮貌動來動去及講話, 再看看他的衣服, 沒塞好, 衣袖又折起來, 我也用很不客氣及嚴厲的語氣提醒他, 最后經過一來一往的回話他才"像樣"一點靜下來。后來問問他的名字, 原來是從來不教作業, 上課愛搗蛋出名的。
為了讓全班有事做, 于是要他們把上一節數學老師點的作業做完并交上, 在他們做的過程中, 我也叫這位愛鬧小男生到我前面來做習題。他開始找了好多借口, 不會做, 沒帶作業簿, 沒筆等...
最后還是屈服地乖乖的站在我旁邊把它完成了。其實不是他不會, 而是因為之前太多的失敗(從來沒及格過)讓他討厭做功課及上數學, 跟他聊的過程中, 他講得一口流利的英語, 家里有錢, 因為態度欠佳, 站沒站像, 肯定常被罵, 所以才愛頂嘴, 無所事事, 做出令人討厭的事。
這班其實不壞, 只是沒有机會得到被人肯定的机會, 而且每位老師為了趕課, 也沒有机會發掘他們的閃光點, 所以才像傳染病, 讓每位老師頭痛。
這就是教育培訓不足所引起的后遺症之一。
2010年9月29日星期三
生命不可逆轉
無意中在面子書看到一群中學生在一場生日會上玩 “阿魯巴” 的系列照片,而且還包括了
女生,只見几名男生把不同的女生抬起往柱子撞,圍觀者一個個帶著興奮的笑容,也許當下他們只覺得好玩,并沒有考慮到后果。從他們的舉動就能意識到這群年輕人對事情的嚴重性沒有認識,他們對別人的痛苦肯定也不會有感覺,這是多么令人擔憂的事。
什么是“阿魯巴”? 從网絡上所呈現的資料,它的英文名叫Happy Corner,在臺灣則被稱之為阿魯巴,是一種在東亞地區男性學生之間很受歡迎,用來虐待或開玩笑的團體遊戲。玩法是由多名同學把一名男生抬起,然后以硬物來玩弄其下體,包括在柱上磨擦。
在臺灣,學生玩阿魯巴時,通常都會把被罰者的下體撞往樹幹或任何柱狀事物,或以圍繞摩擦的方式戲弄受害者。通常,玩此遊戲的目的往往並非真的要製造被玩弄者肉體上的疼痛或傷害,而是一種群體意識的發揮,用來教訓受害者或單純只是一種欺負弱小的娛樂。因此玩的人都會說是玩假的,只是虛晃一招,很少會真正撞到要害。但是若不幸撞到要害,會有什么后果?這是一般年輕人很少去考慮的問題。
從過去各媒體的報導中知曉,曾經碰過不少學生玩阿魯巴后下場慘烈的案例,有學生陰囊被撞腫得像西瓜,有學生睪丸紅腫破裂,還有下體嚴重瘀血,這些下場都會損及個人的生殖器官,也會影響往后的婚姻生活。
雖然只是一個簡單的遊戲,但一生的傷害,其后果是讓人無法想像。通常在群體遊戲時會過于興奮、激烈而忘我,加上一群血氣方剛又不知天高地厚的青少年,又怎能體會到生命只有一次,失去的東西是不可逆轉的呢?
很多意外事件經常在校園里發生,學校教育應該怎么教導我們的孩子,讓他們知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美德,又什么原因使得生長在安逸生活中的孩子缺乏這種美德。也許是受娛樂媒體的影響,家庭與學校教育的失衡,或個人沒有養成閱讀習慣,所以才使得他們無法理解生命的可貴。
(寫于20100916)
女生,只見几名男生把不同的女生抬起往柱子撞,圍觀者一個個帶著興奮的笑容,也許當下他們只覺得好玩,并沒有考慮到后果。從他們的舉動就能意識到這群年輕人對事情的嚴重性沒有認識,他們對別人的痛苦肯定也不會有感覺,這是多么令人擔憂的事。
什么是“阿魯巴”? 從网絡上所呈現的資料,它的英文名叫Happy Corner,在臺灣則被稱之為阿魯巴,是一種在東亞地區男性學生之間很受歡迎,用來虐待或開玩笑的團體遊戲。玩法是由多名同學把一名男生抬起,然后以硬物來玩弄其下體,包括在柱上磨擦。
在臺灣,學生玩阿魯巴時,通常都會把被罰者的下體撞往樹幹或任何柱狀事物,或以圍繞摩擦的方式戲弄受害者。通常,玩此遊戲的目的往往並非真的要製造被玩弄者肉體上的疼痛或傷害,而是一種群體意識的發揮,用來教訓受害者或單純只是一種欺負弱小的娛樂。因此玩的人都會說是玩假的,只是虛晃一招,很少會真正撞到要害。但是若不幸撞到要害,會有什么后果?這是一般年輕人很少去考慮的問題。
從過去各媒體的報導中知曉,曾經碰過不少學生玩阿魯巴后下場慘烈的案例,有學生陰囊被撞腫得像西瓜,有學生睪丸紅腫破裂,還有下體嚴重瘀血,這些下場都會損及個人的生殖器官,也會影響往后的婚姻生活。
雖然只是一個簡單的遊戲,但一生的傷害,其后果是讓人無法想像。通常在群體遊戲時會過于興奮、激烈而忘我,加上一群血氣方剛又不知天高地厚的青少年,又怎能體會到生命只有一次,失去的東西是不可逆轉的呢?
很多意外事件經常在校園里發生,學校教育應該怎么教導我們的孩子,讓他們知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美德,又什么原因使得生長在安逸生活中的孩子缺乏這種美德。也許是受娛樂媒體的影響,家庭與學校教育的失衡,或個人沒有養成閱讀習慣,所以才使得他們無法理解生命的可貴。
(寫于20100916)
2010年9月26日星期日
暫時不回國或移民
通常一個人到國外唸書后不想回國的因素有很多,其中為了所學的專業能得到發揮空間、能取得更高的酬勞或生活上的自由。另一常見的因素是因為年少時就離開家鄉到國外唸書,長時間對國外的生活環境和節奏適應了,回到祖國反而覺得不适應,就算勉強回來也常出現許多抱怨及看不順眼的事,這並不能說他們不愛國,僅僅是習慣而已,因此有不少年輕人學成后并沒有馬上回國。
另一個原因,他們希望能在國外先工作一陣子,吸取多一點工作經驗或賺取一筆金錢后才回國,但是他們忘了因為國情及生活環境不一樣,一個人長時間在同一個地方生活久后會對它產生一種特殊的情感,日子久了會沒有勇氣離開自己已習慣的地方。
當一個家庭要移民時,其中一個原因是為了小孩的教育,因為我國的教育制度以應試定終身,而父母又想讓孩子能在自由及沒有壓力的環境下受教育,都非常仰慕西方國家開方式的教育; 另一個因素是要拓展自己的業務,令家人的生活更舒適。
當然移民要考慮的因素比暫時不回國來得多及深遠,因為他關係到下一代家庭成員往后的演變,如果移民地不是和自己母語及膚色相同的國家,也許到了下一代我們的根就被切斷了,或許因為兩代生長環境及教育背景不一樣,家長和孩子在溝通上就會產生問題。移民前還有很多問題是我們必須仔細考量的,免得為了下一代好反而害了他們。
無論是暫留國外或移民,在國外生活真的能夠愉快、幸福嗎?這是個見仁見智的問題,很多時候關鍵在于人的心態,能否說服自己及家人,以及看自己是以什么目的出走,為了舒適的生活,為了下一代,為了逃避,還是為了榮譽。
一個國家制度,如果不注重人才,人才就會外流。人一定會嚮往一個較安寧,公平,民主,自由的國家去生活。新加坡是大馬人才外流或流失的最大得益者之一,新加坡專門招收外國的頂尖人才;而諷刺的是大馬卻專收受教育不多的外勞。
但不管是暫留國外或移民,都不能忘了我們的根及辛苦培育我們長大的父母親,更不能將不回國的理由順水推舟或怨天尤人。
另一個原因,他們希望能在國外先工作一陣子,吸取多一點工作經驗或賺取一筆金錢后才回國,但是他們忘了因為國情及生活環境不一樣,一個人長時間在同一個地方生活久后會對它產生一種特殊的情感,日子久了會沒有勇氣離開自己已習慣的地方。
當一個家庭要移民時,其中一個原因是為了小孩的教育,因為我國的教育制度以應試定終身,而父母又想讓孩子能在自由及沒有壓力的環境下受教育,都非常仰慕西方國家開方式的教育; 另一個因素是要拓展自己的業務,令家人的生活更舒適。
當然移民要考慮的因素比暫時不回國來得多及深遠,因為他關係到下一代家庭成員往后的演變,如果移民地不是和自己母語及膚色相同的國家,也許到了下一代我們的根就被切斷了,或許因為兩代生長環境及教育背景不一樣,家長和孩子在溝通上就會產生問題。移民前還有很多問題是我們必須仔細考量的,免得為了下一代好反而害了他們。
無論是暫留國外或移民,在國外生活真的能夠愉快、幸福嗎?這是個見仁見智的問題,很多時候關鍵在于人的心態,能否說服自己及家人,以及看自己是以什么目的出走,為了舒適的生活,為了下一代,為了逃避,還是為了榮譽。
一個國家制度,如果不注重人才,人才就會外流。人一定會嚮往一個較安寧,公平,民主,自由的國家去生活。新加坡是大馬人才外流或流失的最大得益者之一,新加坡專門招收外國的頂尖人才;而諷刺的是大馬卻專收受教育不多的外勞。
但不管是暫留國外或移民,都不能忘了我們的根及辛苦培育我們長大的父母親,更不能將不回國的理由順水推舟或怨天尤人。
2010年9月22日星期三
能力分班的迷思
台灣彰化一所號稱明星國中,新校長力抗家長壓力,拒絕能力分班,于是今年9月開學,總共有180名新生沒去學校報到,紛紛選擇到私立學校就讀。該校校長認為,身為教育工作者,應該提供公平的學習環境給每位學生,面對家長及民代請託的壓力,校長不低頭,堅持做他認為應該做的常態分班。
針對這起事件,台灣教育部長也贊成該校校長的做法,他認為培養學生自我成就感才是增進學習效果的正途,呼籲家長不要迷信明星學校及能力分班。他說能力分班下的后段班學生往往因挫折感而出現一些學習偏差現象,學科成績好的學生,德育、體育及美育等方面未必佳。常態編班不僅學生可彼此學習長處,產生互補作用,功課好的學生也可當小老師,教成績差的同學,增進學生良好互動關係。
在教育界,常聽到不少人以孔子的因材施教及有教無類的字眼來解讀能力分班的合理性,其實以現在各校的能力分班制,并沒有真正體現孔子的教育精神。孔子的因材施教及有教無類是根據那個時代和門徒個人特性的一種教導方式,而不是像現代學校根據專門教授的知識來分班。
因材施教應該是老師要改變教學策略來適應學習者,而不是透過考試機制的篩選,將成績高分者聚集在一起,再把一半以上考試成績不好的學生,集中到所謂后段班,然后任其自然發展。
人類大腦記憶機制有短期記憶跟長期記憶,考試完后就忘光的知識是存在短期記憶里,填鴨式的學習基本上是強化短期記憶,而能力分班所帶來的學習痛苦、被分類的不公、對自我的膨脹或貶抑,它會進入大腦的長期記憶,影響人的一生。
能力分班真的對學生程度有補強作用嗎? 其實不見得,因為一般上教材難易度、試題、升學主義都未變。從另外一個角度看,不管是怎么樣的分班方式,教師的品質才是教學品質最重要的因素。
行行出狀元,大家應打破傳統升學掛帥的價值觀,許多社會上有成就的人也不全是出自名校或高學歷。
(2010.09.22刊登于星洲日報言路版)
針對這起事件,台灣教育部長也贊成該校校長的做法,他認為培養學生自我成就感才是增進學習效果的正途,呼籲家長不要迷信明星學校及能力分班。他說能力分班下的后段班學生往往因挫折感而出現一些學習偏差現象,學科成績好的學生,德育、體育及美育等方面未必佳。常態編班不僅學生可彼此學習長處,產生互補作用,功課好的學生也可當小老師,教成績差的同學,增進學生良好互動關係。
在教育界,常聽到不少人以孔子的因材施教及有教無類的字眼來解讀能力分班的合理性,其實以現在各校的能力分班制,并沒有真正體現孔子的教育精神。孔子的因材施教及有教無類是根據那個時代和門徒個人特性的一種教導方式,而不是像現代學校根據專門教授的知識來分班。
因材施教應該是老師要改變教學策略來適應學習者,而不是透過考試機制的篩選,將成績高分者聚集在一起,再把一半以上考試成績不好的學生,集中到所謂后段班,然后任其自然發展。
人類大腦記憶機制有短期記憶跟長期記憶,考試完后就忘光的知識是存在短期記憶里,填鴨式的學習基本上是強化短期記憶,而能力分班所帶來的學習痛苦、被分類的不公、對自我的膨脹或貶抑,它會進入大腦的長期記憶,影響人的一生。
能力分班真的對學生程度有補強作用嗎? 其實不見得,因為一般上教材難易度、試題、升學主義都未變。從另外一個角度看,不管是怎么樣的分班方式,教師的品質才是教學品質最重要的因素。
行行出狀元,大家應打破傳統升學掛帥的價值觀,許多社會上有成就的人也不全是出自名校或高學歷。
(2010.09.22刊登于星洲日報言路版)
2010年9月17日星期五
多讀、多談、多探索,豐富大腦背景知識
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洪蘭指出,神經元之間的連結可以透過已知的連結繼續擴充,且一旦連結起來,就不需再借助原來的神經元便可自行連接。例如,曾經看過蒙娜麗莎圖像,即使模糊程度90%,仍可立即辨認。這說明了背景知識愈廣,愈有助資訊的吸收。
要擴充背景知識,多閱讀是最好的管道之一。因為,閱讀是主動獲取訊息的歷程,閱讀時可以活化腦部許多區的神經迴路,大量的閱讀自然會形成豐富的背景知識。
此外,探索知識的管道要多元,退休的榮總神經內科醫師,也是著名的阿滋海莫症專家劉秀枝,以她兒時經驗為例,小時家裡開店,一有空閒她就跟家裡的師父「鬥嘴鼓」,東聊西扯,問一大堆問題。她特別強調,要多透過與人互動、聊天、問問題來學習,「別讓求學問的管道只剩下Google,只剩跟電腦互動,」。
科學研究也發現,父母親的言談如果比較豐富,對孩子的大腦很有幫助。中央大學閱讀研究室研究員周育如解釋,父母跟孩子的談話,慢慢會變成孩子內建的思考,你和他怎麼說就影響他怎麼想,怎麼觀察事情、看待事情。重要的不是說話量,而是言談品質。
很多父母最常跟孩子說得都是:「快點起床」、「快點吃飯」之類的,這就不是豐富的言談。當父母的言談可以引導孩子去看、去想、去觀察事情,經年累月下來就有很大的影響。
成大行為醫學研究所副教授郭乃文教授指出,「人的大腦天性是愛學習的,當孩子做好心理準備、學得基本的技能,你再把他丟進那個挑戰裡的時候,他所得到的經驗就不會只是挫折,而是『我可以』……,會不斷有正向經驗的累積。」
一個充滿愛與支持的環境,才是鍛鍊孩子意志力與內在學習動機最好的沃土。
要擴充背景知識,多閱讀是最好的管道之一。因為,閱讀是主動獲取訊息的歷程,閱讀時可以活化腦部許多區的神經迴路,大量的閱讀自然會形成豐富的背景知識。
此外,探索知識的管道要多元,退休的榮總神經內科醫師,也是著名的阿滋海莫症專家劉秀枝,以她兒時經驗為例,小時家裡開店,一有空閒她就跟家裡的師父「鬥嘴鼓」,東聊西扯,問一大堆問題。她特別強調,要多透過與人互動、聊天、問問題來學習,「別讓求學問的管道只剩下Google,只剩跟電腦互動,」。
科學研究也發現,父母親的言談如果比較豐富,對孩子的大腦很有幫助。中央大學閱讀研究室研究員周育如解釋,父母跟孩子的談話,慢慢會變成孩子內建的思考,你和他怎麼說就影響他怎麼想,怎麼觀察事情、看待事情。重要的不是說話量,而是言談品質。
很多父母最常跟孩子說得都是:「快點起床」、「快點吃飯」之類的,這就不是豐富的言談。當父母的言談可以引導孩子去看、去想、去觀察事情,經年累月下來就有很大的影響。
成大行為醫學研究所副教授郭乃文教授指出,「人的大腦天性是愛學習的,當孩子做好心理準備、學得基本的技能,你再把他丟進那個挑戰裡的時候,他所得到的經驗就不會只是挫折,而是『我可以』……,會不斷有正向經驗的累積。」
一個充滿愛與支持的環境,才是鍛鍊孩子意志力與內在學習動機最好的沃土。
2010年9月16日星期四
開會
什么情况下有必要开会,开会开得好是一种效率,开得不好就是浪费时间。因此首先应确定哪些情况下必须开会。
◆需要通过讨论来获得最佳的决策,需要开会。
◆需要听取多方面的意见,获得别人的支持需要开会。
◆需要听取不同的意见,达成共识,共同完成某项工作需要开会。
◆传递会议的内容复杂但是很重要,要求所有的人都要正确理解的需要开会。
◆身体语言和口头表达在传递信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以激励士气。
◆汇报项目的进度,协调多方的合作需要开会。
组织会议下面十点应该注意:
1. 目的。每次会议要有明确的,可以准确界定的期待目标。要清楚,会议是为了信息交流,解决问题,还是做出决定。
2. 组织准备。通过Checklist和时间表确保会议的组织工作,如技术问题,会议室,辅助工具,能万无一失。
3. 内容的准备。日程和大致的时间分配,所有相关信息和文件,并通告所有相关人员。
4. 时间。会议最长不宜超过90分钟,最好只有60分钟。如果议事内容太多,要安排休息。
5. 准时。要准时开始。等了一次,就总是要等。检查一下是否所有中断会议和影响会议的因素都排除掉了?
6. 纪律。与会者的自律和时间纪律。是否确定了掌握时间的人,以及最好的时段安排,并确定了结束会议的时间?
7. 视觉工具。视觉辅助工具的使用,如白板,投影仪,记录纸,图纸板等。讨论的内容应该让所有人都能看得到。
8. 会议管理。有权威的会议管理人。限制离题的讨论,检查事先通过的会议目的是否达到了。
9. 会后行动。与会者达成一致,并决定以什么样的后续行动保证会议结果的推行:谁在何时完成什么?
10. 纪要。手写的行动计划和会议纪要可以马上照下来或复印,让所有与会者拿到。
在制订会议计划时,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一、使每个人都有发言的机会, 在会议日程安排上盡量做到要给每位与会者一段正规发言的时间。
二、使每位与会者都负起责任让每位与会者调整自己的交流方式,以提高会议的成效。要使那些不喜欢发言的人意识到,如果他们不发言,就没有人知道他们的主意。
三、将插话和跑题降到最低限度要找到降低插话和多人同时发言的有效办法。
◆需要通过讨论来获得最佳的决策,需要开会。
◆需要听取多方面的意见,获得别人的支持需要开会。
◆需要听取不同的意见,达成共识,共同完成某项工作需要开会。
◆传递会议的内容复杂但是很重要,要求所有的人都要正确理解的需要开会。
◆身体语言和口头表达在传递信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以激励士气。
◆汇报项目的进度,协调多方的合作需要开会。
组织会议下面十点应该注意:
1. 目的。每次会议要有明确的,可以准确界定的期待目标。要清楚,会议是为了信息交流,解决问题,还是做出决定。
2. 组织准备。通过Checklist和时间表确保会议的组织工作,如技术问题,会议室,辅助工具,能万无一失。
3. 内容的准备。日程和大致的时间分配,所有相关信息和文件,并通告所有相关人员。
4. 时间。会议最长不宜超过90分钟,最好只有60分钟。如果议事内容太多,要安排休息。
5. 准时。要准时开始。等了一次,就总是要等。检查一下是否所有中断会议和影响会议的因素都排除掉了?
6. 纪律。与会者的自律和时间纪律。是否确定了掌握时间的人,以及最好的时段安排,并确定了结束会议的时间?
7. 视觉工具。视觉辅助工具的使用,如白板,投影仪,记录纸,图纸板等。讨论的内容应该让所有人都能看得到。
8. 会议管理。有权威的会议管理人。限制离题的讨论,检查事先通过的会议目的是否达到了。
9. 会后行动。与会者达成一致,并决定以什么样的后续行动保证会议结果的推行:谁在何时完成什么?
10. 纪要。手写的行动计划和会议纪要可以马上照下来或复印,让所有与会者拿到。
在制订会议计划时,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一、使每个人都有发言的机会, 在会议日程安排上盡量做到要给每位与会者一段正规发言的时间。
二、使每位与会者都负起责任让每位与会者调整自己的交流方式,以提高会议的成效。要使那些不喜欢发言的人意识到,如果他们不发言,就没有人知道他们的主意。
三、将插话和跑题降到最低限度要找到降低插话和多人同时发言的有效办法。
全球教育都一樣
看完了2本Rafe Esquith 所寫的第56號教室后, 發現原來全世界的教育都有它的盲點, 只是我們看報導及介紹時都是好的一面, 所以認為歐美國家的教育是"理想"的。
以下一些分享的句子:
一定要時時從孩子的觀點看事情, 不要把害怕當作教育的捷徑。
破裂的信任是無法修補的, 除此之外其他的事情都可以補救。
老師可以嚴格, 但不公平的老師會被學生看不起。
老師可以帶班級, 但決定這班級優秀或平庸的是班上的學生。
我們要孩子們有良好行為表現的最終目的, 是讓他們相信這么做是對的, 不是因為害怕懲罰而已。
規則固然有其必要性, 然而在我們最景仰的英雄當中, 有許多人之所以能成就偉業, 正是因為他們不守規則。
你永遠無法真正了解一個人, 除非你能從對方的角度看待事物, 能進入他的身體, 用他的身體行走。
要讓孩子在長大后成為與眾不同的成人----能思考、考慮他人觀點、心胸開放、拥有和他人討論偉大想法的能力----熱愛閱讀是一個必要的基礎。
孩子們上自然課的時候應該放下書本、拿起實驗器材。他們必須觀察、實驗、記錄、分析。最重要的是, 他們必須失敗, 并從失敗中學習。
以下一些分享的句子:
一定要時時從孩子的觀點看事情, 不要把害怕當作教育的捷徑。
破裂的信任是無法修補的, 除此之外其他的事情都可以補救。
老師可以嚴格, 但不公平的老師會被學生看不起。
老師可以帶班級, 但決定這班級優秀或平庸的是班上的學生。
我們要孩子們有良好行為表現的最終目的, 是讓他們相信這么做是對的, 不是因為害怕懲罰而已。
規則固然有其必要性, 然而在我們最景仰的英雄當中, 有許多人之所以能成就偉業, 正是因為他們不守規則。
你永遠無法真正了解一個人, 除非你能從對方的角度看待事物, 能進入他的身體, 用他的身體行走。
要讓孩子在長大后成為與眾不同的成人----能思考、考慮他人觀點、心胸開放、拥有和他人討論偉大想法的能力----熱愛閱讀是一個必要的基礎。
孩子們上自然課的時候應該放下書本、拿起實驗器材。他們必須觀察、實驗、記錄、分析。最重要的是, 他們必須失敗, 并從失敗中學習。
2010年9月12日星期日
為什么不愛閱讀
以下三个问题都答 “是” 的孩子,注定一辈子爱看书。
----- 雷夫艾斯奎 (Rafe Esquith)
1. 你是否曾因为老师教得无聊又很想看完手上正看到一半的书,而在上课时偷看藏在桌子底下的书?
2. 你是否曾因为边吃饭边看书而被骂?
3. 你是否曾因在睡觉时间偷偷躲在棉被下看书?
阅读是教育的基石, 所谓开卷有益,只要不是黄色小说,读什么不应管太多。
----- 洪兰教授
为什么现在的学生及孩子不爱阅读?
老师及家长也要反思一下。
大人总认为 武俠小说不能看因为会著迷;
老夫子,小叮当没水准;
爱情小说看后会胡思乱想;
还有一定要看名著,或有水准作者写的东西,还有要文字多多的,还有。。。。。
总何言之, 以大人标准准没错,
我可不是这样走过来的,我相信很多爱看书的人是从“多元”的书堆中走过来, 为什么到了今天才跟他们说这个不能看, 那个不能看, 最后他真的什么都不看。
人生总要有过程, 没有跌倒那知痛, 没有伤过那知疼, 没有看过那知它不好,没有做过那知它不行。
适当的指引才是教育的重点。
只要他们肯拿起课外书,又何必在言语上给于太多负面意见及批评呢!
到头来,我们谁都没有嬴。
2010年9月10日星期五
修得教專文憑就專業嗎?
經過2年時間,我校32位修讀新紀元教育專業文憑課程的老師,終于修完了和教育有關的8個科目,其間每位學員必須被校內外監察員視察教學6次。被視察后的老師都有同感,如果每節課學生都能像被視察當天那么認真及專心聽課,老師就不必為了管理班上秩序而影響教學進度,也不必因為學生沒有反應及不專心聽課而生氣。有被視察到的班級,學生也認為如果老師每天上課都能像被視察時那么認真、講課那么生動、專業,學生就不會聽不懂老師上課講什么,或上課時覺得沉悶而打瞌睡。
每次,獨中教師到中國或台灣的重點學校和當地的教師進行交流時,都很羨慕他們的學生素質好,教師也很專業,更羨慕的是中國及台灣教師上課節數少。其實很多時候我們看到的也只是他人好的一面,沒有真正體會到他們背后所做的努力及所花的時間。
例如中國的教師上每一堂課之前必須認真寫教案及學案,隨時要被校長及相關人士進班聽課及評鑑,因為他們有一套教師評鑑制度,壓力肯定不會比獨中教師小。
這也是他們經過長期努力建立起來的文化,如果我們把這些措施強制用在獨中,獨中教師的流動率肯定很高,雖然大部份老師都認同被視察及寫教案對教學有很多好處。問題是獨中長久以來沒有建立起一個完善的教學評鑑制度,加上合理的條件還沒有改善之前,這些措施強硬實施在獨中教師身上,對老師來說肯定是一種負擔。
就以這次我校32位老師的校內外教學視察為例,不少老師是在很大的壓力下完成這項工作,有的教師被視察的前一周無法安眠; 有的教師為了寫好一份教學設計,把要批改的作業堆積如山; 有的教師為了應付當天的視察課,臨時改變了他們平日熟悉的教學模式,視察完畢后又回复原形。
以上現象,值得我們沉思,教師修得了一張教育專業文憑后,真的就表示這位教師會教書育人了嗎? 或說他就是一位合格的教師了嗎?
(2010.09.09 刊登于星洲日報言路版)
每次,獨中教師到中國或台灣的重點學校和當地的教師進行交流時,都很羨慕他們的學生素質好,教師也很專業,更羨慕的是中國及台灣教師上課節數少。其實很多時候我們看到的也只是他人好的一面,沒有真正體會到他們背后所做的努力及所花的時間。
例如中國的教師上每一堂課之前必須認真寫教案及學案,隨時要被校長及相關人士進班聽課及評鑑,因為他們有一套教師評鑑制度,壓力肯定不會比獨中教師小。
這也是他們經過長期努力建立起來的文化,如果我們把這些措施強制用在獨中,獨中教師的流動率肯定很高,雖然大部份老師都認同被視察及寫教案對教學有很多好處。問題是獨中長久以來沒有建立起一個完善的教學評鑑制度,加上合理的條件還沒有改善之前,這些措施強硬實施在獨中教師身上,對老師來說肯定是一種負擔。
就以這次我校32位老師的校內外教學視察為例,不少老師是在很大的壓力下完成這項工作,有的教師被視察的前一周無法安眠; 有的教師為了寫好一份教學設計,把要批改的作業堆積如山; 有的教師為了應付當天的視察課,臨時改變了他們平日熟悉的教學模式,視察完畢后又回复原形。
以上現象,值得我們沉思,教師修得了一張教育專業文憑后,真的就表示這位教師會教書育人了嗎? 或說他就是一位合格的教師了嗎?
(2010.09.09 刊登于星洲日報言路版)
花了RM168(折扣40%)買了一套教育丛書
2010年9月7日星期二
生命記念冊
人走到生命的盡頭與年齡無關,人活得精采與否也與生命的長短無關。如何把活著時的生活點滴記錄下來,一本精美的生命記念冊肯定少不了。
人活著的時候很少會珍惜身邊的事與物,往往等到身體出了毛病、親人突然離去或遇到人生中最難渡過的日子,才會重新思考自己的人生。可是很多時候沒有多少時間讓我們停留,也沒有多少机會讓我們把心中未說的話用言語來表達。因此,對那些不善使用科技的人,我們需要一本生命記念冊,而對科技很熟練的人,也許可以開設一個屬于自己的部落格。無論那一種形式都各有千秋,重點是人要坦然面對生命并珍惜身邊的人。
如何使用生命記念冊? 它的意義又何在? 肯定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使用法。
我想它應該是一本寫給自己,讓自己不斷反省的一本生命成長記錄本; 它也是寫給后人,作為借鏡的一本生命教育手冊; 它更是一本寫給親人,對自己生命結束后的一種交待。
現代人毛病多,不會控制自己的情緒,負面情緒的累積會轉變成暴力,暴力的展現會讓身邊的人受到傷害。當我們情緒不佳時,如果能用文字把它表達出來,負面的情緒就會得到紓解,那么我們周圍的暴戾事件就會減少,生命就會更有意義了。
因此,一本有意義的 “生命記念冊” 值得我們擁有。
人活著的時候很少會珍惜身邊的事與物,往往等到身體出了毛病、親人突然離去或遇到人生中最難渡過的日子,才會重新思考自己的人生。可是很多時候沒有多少時間讓我們停留,也沒有多少机會讓我們把心中未說的話用言語來表達。因此,對那些不善使用科技的人,我們需要一本生命記念冊,而對科技很熟練的人,也許可以開設一個屬于自己的部落格。無論那一種形式都各有千秋,重點是人要坦然面對生命并珍惜身邊的人。
如何使用生命記念冊? 它的意義又何在? 肯定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使用法。
我想它應該是一本寫給自己,讓自己不斷反省的一本生命成長記錄本; 它也是寫給后人,作為借鏡的一本生命教育手冊; 它更是一本寫給親人,對自己生命結束后的一種交待。
現代人毛病多,不會控制自己的情緒,負面情緒的累積會轉變成暴力,暴力的展現會讓身邊的人受到傷害。當我們情緒不佳時,如果能用文字把它表達出來,負面的情緒就會得到紓解,那么我們周圍的暴戾事件就會減少,生命就會更有意義了。
因此,一本有意義的 “生命記念冊” 值得我們擁有。
2010年9月6日星期一
教书还是育人
投入教师行列超过20年,常常问自己为了什么而当老师,为了教书,还是育人?
尊师重道常不时被人唤起,不管他们的用意何在,想一想为什么要由圈外人来喊,而不是由教师自己去争取。如果家庭教育到位,而每位教师都能把教书与育人的工作做好,也许社会就不会出现小流氓。
以往家长送子女进学校,都抱着让孩子认识多一点字,多学一点做人的道理,对老师非常信任及尊重。当年的老师也抱着一颗热诚的心,除了教授课本知识外,也教了许多做人的道理让学生受益,学生也不敢对老师无礼。
但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媒体的发达,教育原有的宗旨慢慢的走了样,教师的心也被动摇了,家长把子女送进学校似乎只不过是为了将来的“钱途”。有的家长还认为他们的孩子学不好,老师要负很大的责任。
五育无法均衡发展
学校教育应该是知识及德行并重才对,可惜不少学校领导为了满足自己的荣誉、家长的期望及面对教育局的评估制,逐渐的走向以及格率和升学率为导向的教育,着重突出学生的学业成绩及比赛所得的奖项。
往往少数人的特殊表现不能突显整体,因此,校方强制性给考试班额外补习,并删减体育及美术科目,增加重要科目的授课节数,无形中使得学生的德智体群美无法平均发展。
年复一年,学校以这种教育手段培养出来的“人才”,只不过是一部会考试的机器,除了课本上的知识外,什么都不会,有如龙应台的一篇文章“幼稚园大学”里所描述的。
的确,现在校园里出现越来越多对自己日常作息无法自理的小霸王,不会主动做事,也不会处理人际关系。
无可否认,知识固然是学生争取更高学历的最佳条件,但要如何生活及与人相处愉快,重要的还是个人的德行。不会生活的人,就算手上握着一张优异的高等文凭,它和白纸没有什么分别。
只期待校方领导层能放下名和利,教师能以专业教学,家长能拼弃分数主义,教育部能废除不必要的公共考试,这样学生学习起来才有意义,教师教学才有乐趣,往后的教育才会有所作为。
(刊登于南洋商報言論版)
2010/09/07
●黄燕娣
尊师重道常不时被人唤起,不管他们的用意何在,想一想为什么要由圈外人来喊,而不是由教师自己去争取。如果家庭教育到位,而每位教师都能把教书与育人的工作做好,也许社会就不会出现小流氓。
以往家长送子女进学校,都抱着让孩子认识多一点字,多学一点做人的道理,对老师非常信任及尊重。当年的老师也抱着一颗热诚的心,除了教授课本知识外,也教了许多做人的道理让学生受益,学生也不敢对老师无礼。
但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媒体的发达,教育原有的宗旨慢慢的走了样,教师的心也被动摇了,家长把子女送进学校似乎只不过是为了将来的“钱途”。有的家长还认为他们的孩子学不好,老师要负很大的责任。
五育无法均衡发展
学校教育应该是知识及德行并重才对,可惜不少学校领导为了满足自己的荣誉、家长的期望及面对教育局的评估制,逐渐的走向以及格率和升学率为导向的教育,着重突出学生的学业成绩及比赛所得的奖项。
往往少数人的特殊表现不能突显整体,因此,校方强制性给考试班额外补习,并删减体育及美术科目,增加重要科目的授课节数,无形中使得学生的德智体群美无法平均发展。
年复一年,学校以这种教育手段培养出来的“人才”,只不过是一部会考试的机器,除了课本上的知识外,什么都不会,有如龙应台的一篇文章“幼稚园大学”里所描述的。
的确,现在校园里出现越来越多对自己日常作息无法自理的小霸王,不会主动做事,也不会处理人际关系。
无可否认,知识固然是学生争取更高学历的最佳条件,但要如何生活及与人相处愉快,重要的还是个人的德行。不会生活的人,就算手上握着一张优异的高等文凭,它和白纸没有什么分别。
只期待校方领导层能放下名和利,教师能以专业教学,家长能拼弃分数主义,教育部能废除不必要的公共考试,这样学生学习起来才有意义,教师教学才有乐趣,往后的教育才会有所作为。
(刊登于南洋商報言論版)
2010/09/07
●黄燕娣
2010年9月5日星期日
订阅:
博文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