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22日星期三

能力分班的迷思

台灣彰化一所號稱明星國中,新校長力抗家長壓力,拒絕能力分班,于是今年9月開學,總共有180名新生沒去學校報到,紛紛選擇到私立學校就讀。該校校長認為,身為教育工作者,應該提供公平的學習環境給每位學生,面對家長及民代請託的壓力,校長不低頭,堅持做他認為應該做的常態分班。
針對這起事件,台灣教育部長也贊成該校校長的做法,他認為培養學生自我成就感才是增進學習效果的正途,呼籲家長不要迷信明星學校及能力分班。他說能力分班下的后段班學生往往因挫折感而出現一些學習偏差現象,學科成績好的學生,德育、體育及美育等方面未必佳。常態編班不僅學生可彼此學習長處,產生互補作用,功課好的學生也可當小老師,教成績差的同學,增進學生良好互動關係。

在教育界,常聽到不少人以孔子的因材施教及有教無類的字眼來解讀能力分班的合理性,其實以現在各校的能力分班制,并沒有真正體現孔子的教育精神。孔子的因材施教及有教無類是根據那個時代和門徒個人特性的一種教導方式,而不是像現代學校根據專門教授的知識來分班。

因材施教應該是老師要改變教學策略來適應學習者,而不是透過考試機制的篩選,將成績高分者聚集在一起,再把一半以上考試成績不好的學生,集中到所謂后段班,然后任其自然發展。

人類大腦記憶機制有短期記憶跟長期記憶,考試完后就忘光的知識是存在短期記憶里,填鴨式的學習基本上是強化短期記憶,而能力分班所帶來的學習痛苦、被分類的不公、對自我的膨脹或貶抑,它會進入大腦的長期記憶,影響人的一生。

能力分班真的對學生程度有補強作用嗎? 其實不見得,因為一般上教材難易度、試題、升學主義都未變。從另外一個角度看,不管是怎么樣的分班方式,教師的品質才是教學品質最重要的因素。

行行出狀元,大家應打破傳統升學掛帥的價值觀,許多社會上有成就的人也不全是出自名校或高學歷。
(2010.09.22刊登于星洲日報言路版)

2 条评论:

sk fong 说...

能力分班不是不好, 而是能力分班后能让资优生扩展到哪个程度, 而较弱的学生又该掌握哪些基础知识,我想这是值得探讨的.
我认为要因材施教,课程的提供和设计也要多元化.

DIDI 说...

可是學生最終要面對的是統一考試,而很多時候老師又不放心"因材施教",什么都要教,因為考試有考,結果和前段班的學生一樣,越教越多,還未消化另一章又進入了(因為有統一的進度表),所以后段的學生越學越沒趣,最后就放棄. 除非有一天我們本身有一個學習能力不好的孩子,才能親眼親身體會及反省目前教育的缺失,要不然我們只看到全校三分之一的"好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