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29日星期六

沈亭筆跡

1982年, 沈亭校長在我記念冊上用毛筆寫下的贈言

2011年1月20日星期四

沒有人是完美的

有人喜歡對號入座,有人喜歡道聽途說,也有人喜歡言過其實。同一個課題,對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詮釋; 一篇文章,不同的人看了也有不同的解讀,因為每一個人的想法及經歷不一樣,看問題的角度都以自己的認知出發。
有些人沒有接觸過某人,或對某人不熟悉,卻可以大做文章,將某人批評得一文不值或稱讚得完美無缺。有些人也沒看過某人的書或文章,只是聽別人說,也沒有親自求證,就開口批評某人的書或文章,甚至鼓動群眾抗議。有人滿肚子四書五經,說話頭頭是道,衣著得體大方,可是私生活一團糟。也有的人心胸狹窄,人緣極差,往往從他們嘴巴說出來的大道理,和他們平時的言行舉止無法聯系起來。可悲的是這些人往往還能得到上司的重用,群眾的愛戴,下屬的奉承,當這些人行為表現與他們身份不符時,重用或奉承他們的人還會為他辯護。

還有另外一種人,平時看書并不多,見識淺薄,但發表文章或對眾人報告時,字句華麗,用詞深奧,也沒有多少人聽得懂他說什么,但他們還能坦蕩蕩的自我吹擂,自我膨脹。熟不知這些內容其實都是從一本書里頭,東抄西抄撮合成一篇自以為無人知曉的大作,最不平的是這種人還繼續被人欣賞及重用。

在這個不是很太平的居住環境,以及很多事物都被政治化的年代,人與事都變得越來越錯綜复雜,想要完全擺脫是非,置身于一切流言之外是很難的事。因此自己除了要勤快做事,以行動、績效來對抗流言蜚語之外,我們必須學習容忍及接納人是不完美的事實。

(2011.01.19刊登于星洲日報言路版)

2011年1月14日星期五

莫放棄學習机會

開學第二天, 一名高三男生來辦理退學手續,理由是假期打的那份工一晚收入不錯,加上對自己能否畢業沒有信心,所以要把握目前這個賺錢机會。去年底,在一個為2011年高一學生辦的始業輔導營上,一位男同學代表他的組分享未來高中三年學習的展望時,說很多成功的人以前都沒有讀很多書,所以我們也不用讀書,讀太多書是沒有用的。台下同學聽后馬上給予掌聲。

雖然這只是極少部份同學的表現,但再看看還坐在課室里那些不愛學習的學生,他們不也抱著這樣的心態。每年到了年底,校內外考試成績放榜后,考得不理想的學生才悔不當初,可是隔年又故態復萌。仔細觀察那些不愛學習的學生,一般上對自己未來沒有明確目標,也沒有耐心及毅力,對師長的勸導都帶有排斥心理,總愛拿比自己弱的同學來比較。

的確,在我們周圍很多成功人士都沒有在學校讀過很多書,但是他們都有共同的特質,具有實際的理想,積極地接受任務,主動承擔責任,很努力往自己目標去爭取成功,而且他們持有終身學習的精神。

如果一個人沒有上過學,可是他能自學或經過其他管道學習新知,他同樣有成功的机會,要是一個有上過學,但學習被動、懶散,這種人要成功就有一定的難度了。人的自學能力比被動式的學習來的重要,可惜現在不少年輕人想法很不實際,只想在短期內賺很多錢,認為文憑不重要,也缺乏長遠的規劃。

身處這個時代,我們即有的知識和經驗已不足以應付不斷湧現的新事物、新現象和新問題,如果不善於學習,就會退步落伍甚至被時代所淘汰。過去,人們常常把學習局限在某個年齡及學校範圍,在資訊爆炸的今天,人們日益認識到終身學習的重要性,知識越多,我們的內心越充實,越強大,因此不要輕易放棄學習的机會。

(2011.01.13刊登于星洲日報言路版)

2011年1月13日星期四

為什么沒辦法?

今天接到新的時間表, 以為把我星期四的5 堂課給調了, 結果失望。
上星期四上了5堂課, 接下去又上聯課活動, 回到家累得9:30pm就睡著了。
今天又是連續5堂課, 第2節教一位新老師考題的東西, 第5節打電話給2位缺席的學生, 第2 節休息節以為有的休息, 結果處理學生問題后, 上課鈴聲又响了, 匆匆趕去上課, 放學鈴聲响后匆匆趕回辦公室喝了一口水, 氣未喘又到6 樓去開會了。今天連吃午餐時間都沒有。
要求教務處, 請她把我的其中一堂課調開, 她說忙著PMR的事, 几乎每年都如此, 為什么假期不仔細排好呢? 也許由不是教書的人來排課就是這樣, 因為沒有親身體會教書的壓力, 就不會有同理心。
排課真的那么難嗎? 如果肯放手傳授, 我一定要學, 只怕有人不願意教, 好奇怪的想法? 為什么全校只有一人會排課, 多危險的事。
這是我星期四到六的課表, 你要試一試嗎?

從班級經營的角度來看, 要把一堂課教好, 必須要有充裕的時間及心境, 只要有上過教專的人都知道, 如此匆忙的課, 一天一星期還可接受, 但是長期下去, 拿金牌獎的教師都難撑, 誰要試一試? 免費。

2011年1月8日星期六

開學一周了

今天星期六, 開學一星期了, 真的好快.
今年教三班高一文商班數學及三班初三化學, 數學教學完成一周的內容了, 因剛開始, 所以教的比較慢, 習題只點了三題, 就有同學抄別人的作業了。真的不知道他們回家干什么的? 上課不抄筆記, 如果有抄筆記, 參考我舉的例子, 不至于不會做, 而且抄別人的又抄錯, 根本就沒心要去學好數學。
開學第一堂課我就向他們說明我的要求及如何才把數學學好, 他們還是沒有想要改過以往的壞習慣: 在家不做功課, 不會不問, 不積極, 上課心不專, 還有少部份同學遲進課室。
那天在上初三某班的化學, 期間講到有關分數問題, 有位同學說: ".........., 因為他們是好班...........。"
我反問:"那么你們就是壞班囉?"
有位小男生說: "不是, 我們是普通班。"
我說: "其實大家都是普通班, 靠實力考進來的, 沒有所謂好和壞, 你們不同的只是那班的同學比你們用功讀書, 但以品德來比較, 你們不一定輸給他們。" 一群人在拍手。
可以看出, 分班制在不少人的心靈留下創傷, 如果不分班, 又會是個怎樣的局面, 沒有人敢試。

2011年1月5日星期三

教育改革要務實

有一則寓言故事說,有一天,一群動物聚集在一起開會,討論學校的課程。免子說賽跑重要,鳥兒說飛翔重要,老鼠說挖地洞重要,大家都堅持要列入課程。最后他們把各種技能都列入課程,強制孩子學習。結果鳥兒的飛翔本來應該考特優,后來為了學習用翅膀挖地洞,把羽毛弄壞了,他既沒學會挖地洞,連飛翔也考不及格。免子為了學飛翔,從樹上跌落而骨折,他不但飛不成,連他專長的賽跑也出了問題。最后教育改革的結果,沒有一個孩子根據自己的潛能發展成才,反而都受到創傷而垂頭喪氣。
今天我們的教育也是如此,都把學生放在同一個模子里,灌輸大人認為重要的同樣材料,沒有能耐啟發孩子的潛能,大家要看到的是即時的成績,學校重視的是升學,學生所關心的是考試和未來出路。人們往往喜歡以國外教育模式來比較,但只選擇符合自己理念的方案,也有人宣稱他們采用的才是最有效的模式與方案。

在我國教育課題上,每隔一個時段,教師和學生都必須忙著應付教育部宣佈的新教育政策,部長可能會宣佈增加某些必修科,或規定必須選考某科目,課程種類及考試科目有增無減。因此,學生沒有机會培養自己的興趣,教師也來不及發掘學生的潛能。

有人認為要學好某種語文,應該改變非語文科的教學媒介, 那么就能掌握好那種語言,可是環顧我們周圍不少從國中畢業的華裔生,講不好國文、看不懂官方文件及書寫不出一封國文函件。再看歷屆獨中統考的華文及格率,獨中課程所採用的媒介語几乎是華文,可是還有為數不少的學生考不好華文。

教育改革應該是要采取穩健和務時的態度,不是看到問題出現了才要檢討或改革,教育問題沒有捷徑可走,也不可能追求速成的效果。一些學校有較好的制度也不是天然形成的,是經過漫長而不懈的努力才逐步建立起來的。

(以上為原文)
(2011.01.06 刊登于星洲日報言路版)

2011年1月2日星期日

人才

高一始業輔導那天, 有位小男生出來分享時, 他說到其實人不用讀書, 也能成偉人, 結果被人"轟炸", 不會讀書不等于不用讀書, 的確不少成功的人及偉人在學校的日子不長, 但他們每天都在讀書和學習, 學生都看不到這點, 只為圓自己的不愛學習個性, 自圓其說, 以求得到同儕的共鳴。
其實看看我們過去的許多科學家,如達爾文, 愛因斯坦, 牛頓等,在學校的成績表現都不是很特出,主要也是靠非智力因素,所以才會成才。人要學會主動做事, 對人有禮, 做人誠懇, 有梦想, 有志氣, 不會讀書的確問題不大。可惜很多時候我們的年輕人就是缺少了這些。
我們常說人才外流,到底什么人才是人才,有人說是擁有高學歷者或在各項考試中名列前茅的精英。那些唸書不多的修車技工、建築工人、傢俱頭手等是不是人才?
如果科科拿A, 可是連煮一包泡麵也不會, 那等于白活了。

2011年1月1日星期六

2011第一天

祝大家身體健康, 梦想成真.
2011010120110101201101012011010120110101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