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和兩位老師討論學生在第二課堂的學習宗旨,談到里面的二句話“從做中學”及“從錯中學”的解讀,他們認為學生在第二課堂的學習過程是做中學,不能以“從錯中學”來形容。
我并不認同,別說孩子不會犯錯,大人在成長過程中也曾經歷了無數次的跌跌撞撞才會成長。我在教學的生涯中,也曾經犯了不少“錯誤”才有今天的一點小成就。再看看周圍的同事,剛開始進來教書時,也是“從錯中學”到“從做中學”才變成今天學生心目中的好老師。
在人生的旅途中,誰人無過,知錯能改就是一種收穫。
當學生舉辦一項活動時,從他們開始策劃到完成的過程中,肯定會遇到不少挫折及失敗,在這過程中老師只要從旁指導,給予他們鼓勵及協助,他們就會在錯誤的學習過程中學到做事。可是,在我們的周遭會有一些死不認錯的人,尤其是現代的孩子大多數嬌生慣養,目中無人,當他們做錯事時,總為自己找了很多借口,或把錯的責任都推給別人。
也有少數畢業離校后的學生,認為自己考到好成績及申請到好學校或好科系是自己的努力的結果,把感恩及飲水思源的心都丟到腦后了。
所以,有時候我們必須放手讓學生有犯錯的機會,這樣他們才會有所體會。
教育最終的目標是讓學生學會承擔責任,學會自覺,大人不要對某些事設下太多的是非題,應該以選項來主導他們的人生。
(20090320于南洋商報部落格精選)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