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期中或期末考將近時,老師總是在趕課、借課或補課。雖然老師有替學生做考前复習,可是學生考出來的成績還是不理想。因此,老師就會很生氣的埋怨學生上課不專心、懶惰、被動、沒有讀書等。
的確,以上這些因素確實是造成學生考不好的因素,也是現代學生的寫照。可是,到底什么因素造成他們有共同的特性? 因為一些壞的習性不是在短期內就能養成,它是一種長久以來就養成的習慣,習慣成就個性,個性決定命運,要改變不容易,尤其不少教師本身就是應試教育的受害著。
哈佛大學前校長艾略特認為,很多學生功課不好,成績差,因為在學習過程中沒有給他們培養“必勝的感覺”,也沒有成功的體驗。在學校生活中體驗不到成功的學生,對待學習就會有一種失敗與挫折感。
今天教育的一大缺陷只是制造一批學術與職業人才,卻不是培養懂生活、有能力解決問題的人。另一方面,學生往往低估了自己的潛能,以為學習都得靠老師教; 老師也都以為知識一定要從她的嘴里說出來學生才肯學。因此滿堂灌,一言堂的教學法延用至今,學生為文憑、為分數而學,而教師則被分數牽著鼻子走,所以不得不為應試而教的思維一直無法破除。這不是一小撮教師所能改變的現象,它肯定需要有一批有遠見的行政團隊、有共識的家長及肯主動學習的學生。
如果學生能把學習當著一種樂趣,一項自己所要的東西,自然就會養成自動學習的習慣。當自動學習成為一種習慣后,不管什么人,自然而然地做到樂學、愛學的能力。一個人的自學能力很重要,而這種習慣必須要從小就培養起來,可是傳統的家庭教育和教育制度總離不開應試教育,注重考試與文憑,忽略能力與經驗。因此,在此呼籲青少年,從今天開始應該主動向自己挑戰,把學習的自主權從被動轉為主動,如果現在還不改變你們的學習態度,“落伍、無能” 就會永伴隨著你們。
(20110224刊登于星洲日報言路版)
2011年2月20日星期日
說好話
記得小時候,新年期間說錯話常被祖母罵,因此讓我學會新年時一定要說好話,尤其看到祖母拜拜時,我都故意大聲說些吉利的話,所以紅包都比其他人多一點。
可是在現實的生活中,我們常常會碰到不少喜歡亂講話及愛出風頭的人,明明沒有的事,他可以把它說得有聲有色,讓不知情的人信以為真。有些人喜歡在眾人面前滔滔不絕,以為自己的口才好及說話很有幽默感,往往說錯話使得對方尷尬而不自覺。
如在某個大場合,當著眾人面前稱呼一位身材略壯的小姐為肥婆; 根據某人個性為他取一個不雅的花名; 現場拆穿某某人的秘密等,這些都是很沒有禮貌的行為。
好話每個人都喜歡聽,可是為了討好某人或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而說一些故意討好對方抬高自己身份的話,未免太俗氣了。
這里有個故事說到: 有個理發師帶了一位徒弟,徒弟學藝3個月后,第一次給一位顧客理發,理發后顧客對著鏡子說: “頭髮留得太長。”徒弟不知道如何回應。師博在一旁笑著解釋: “頭髮長使你顯得含蓄,這叫藏而不露,符合你的身份。”
第二位顧客理完發后對著鏡子說: “頭髮剪得太短。”師博笑著說: “頭髮短,使你顯得精神、樸實、厚道,讓人感親切。”顧客聽了欣喜而去。
徒弟給第三位顧客理完后,顧客一邊交錢一邊笑道: “花時間挺長的。”徒弟無語。師傅又笑著解釋: “為‘首腦’多花點時間是很必要的,你沒聽說過:進門蒼頭秀士,出門白面書生?”顧客聽罷,大笑而去。
而第四位理發完后說道: “動作挺快的,不到20分鐘解決問題。”徒弟不知所措,師傅笑著答道: “如今時間就是金錢,速戰速決,為你嬴得了時間和金錢,何樂而不為?”顧客聽完,歡笑告辭。
會說好話的人, 工作能力不一定強, 但常常莫名其妙的得到上司的器重, 反而那些經常提出不同看法及肯做事的人得不到上司的喜愛, 這就是緣份吧!
可是在現實的生活中,我們常常會碰到不少喜歡亂講話及愛出風頭的人,明明沒有的事,他可以把它說得有聲有色,讓不知情的人信以為真。有些人喜歡在眾人面前滔滔不絕,以為自己的口才好及說話很有幽默感,往往說錯話使得對方尷尬而不自覺。
如在某個大場合,當著眾人面前稱呼一位身材略壯的小姐為肥婆; 根據某人個性為他取一個不雅的花名; 現場拆穿某某人的秘密等,這些都是很沒有禮貌的行為。
好話每個人都喜歡聽,可是為了討好某人或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而說一些故意討好對方抬高自己身份的話,未免太俗氣了。
這里有個故事說到: 有個理發師帶了一位徒弟,徒弟學藝3個月后,第一次給一位顧客理發,理發后顧客對著鏡子說: “頭髮留得太長。”徒弟不知道如何回應。師博在一旁笑著解釋: “頭髮長使你顯得含蓄,這叫藏而不露,符合你的身份。”
第二位顧客理完發后對著鏡子說: “頭髮剪得太短。”師博笑著說: “頭髮短,使你顯得精神、樸實、厚道,讓人感親切。”顧客聽了欣喜而去。
徒弟給第三位顧客理完后,顧客一邊交錢一邊笑道: “花時間挺長的。”徒弟無語。師傅又笑著解釋: “為‘首腦’多花點時間是很必要的,你沒聽說過:進門蒼頭秀士,出門白面書生?”顧客聽罷,大笑而去。
而第四位理發完后說道: “動作挺快的,不到20分鐘解決問題。”徒弟不知所措,師傅笑著答道: “如今時間就是金錢,速戰速決,為你嬴得了時間和金錢,何樂而不為?”顧客聽完,歡笑告辭。
會說好話的人, 工作能力不一定強, 但常常莫名其妙的得到上司的器重, 反而那些經常提出不同看法及肯做事的人得不到上司的喜愛, 這就是緣份吧!
2011年2月19日星期六
獨中教育改革不易
日前,在面子書上和一位離校10年的學生聊天,他說到國外求學后才知道自己的無知及才不如人。他也肯定獨中老師的偉大,只不過覺得很遺憾,獨中教師教學模式變化不大,且不少老師的教學法10年如一日,思想保守,沒有創意,也不是很願意跟著時代改變。
確實,那位校友和我有同感,不少獨中教師的教學法還繼承傳統的模式,一本教科書,一塊黑板,教師在台上只講并自問自答,學生在台下正襟危坐的聽,教學的目的變成了只是傳授知識,或為了完成教案及進度。我們不能說傳統的教學不好,要不然也不會教出那么多“人才”,只不過這類的教學模式也讓很多學習被動,對學習提不起興趣的小孩提早放棄了學習。
獨中的素質教育在好多年前喊得很響,董教總也擬定了一本小冊子《獨中教育改革綱領》,當時很多獨中也做了不少改革工作,如加強師資的培訓、加強校內的軟硬體設備、改善教師的福利等,相對的也有不少獨中抱著觀望態度,不敢前進。
不少獨中教師不願改變或不敢改變,其中因素是獨中領導層要改革的意願不強,及推動改革的机構人力不足。另一方面,獨中課程及統一考試沒有改革,教師不敢冒然改變,因為獨中校長要面對董事會及社會人士的質詢,教師要向家長及學生負責。教育本是百年樹人,但在功利主義的社會里,很多時候人們要看到的是當前成績單有多少個A,人的品格及做事能力就不是那么重要了。
現在的小孩長期受到家長及教師的保護,他們最大的障礙是不知道下一步該做什么和怎么做,因此如何讓未來的小孩樂學,會學,這是現在的教師要思考及面對的課題。現代科技的迅猛發展,人類知識總量迅速增長,未來教師不再只是傳授書本上的知識,還必須教導社會公認的道德規範及做人處事的價值觀。
有學者預測未來的文盲再不是指那些不認識字的人,而是那些不會學習的人。古人云: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因此,教育改革不只是教育工作者要面對的,學習者的心態及家長的支持更重要。
(20110218刊登于星洲日報)
確實,那位校友和我有同感,不少獨中教師的教學法還繼承傳統的模式,一本教科書,一塊黑板,教師在台上只講并自問自答,學生在台下正襟危坐的聽,教學的目的變成了只是傳授知識,或為了完成教案及進度。我們不能說傳統的教學不好,要不然也不會教出那么多“人才”,只不過這類的教學模式也讓很多學習被動,對學習提不起興趣的小孩提早放棄了學習。
獨中的素質教育在好多年前喊得很響,董教總也擬定了一本小冊子《獨中教育改革綱領》,當時很多獨中也做了不少改革工作,如加強師資的培訓、加強校內的軟硬體設備、改善教師的福利等,相對的也有不少獨中抱著觀望態度,不敢前進。
不少獨中教師不願改變或不敢改變,其中因素是獨中領導層要改革的意願不強,及推動改革的机構人力不足。另一方面,獨中課程及統一考試沒有改革,教師不敢冒然改變,因為獨中校長要面對董事會及社會人士的質詢,教師要向家長及學生負責。教育本是百年樹人,但在功利主義的社會里,很多時候人們要看到的是當前成績單有多少個A,人的品格及做事能力就不是那么重要了。
現在的小孩長期受到家長及教師的保護,他們最大的障礙是不知道下一步該做什么和怎么做,因此如何讓未來的小孩樂學,會學,這是現在的教師要思考及面對的課題。現代科技的迅猛發展,人類知識總量迅速增長,未來教師不再只是傳授書本上的知識,還必須教導社會公認的道德規範及做人處事的價值觀。
有學者預測未來的文盲再不是指那些不認識字的人,而是那些不會學習的人。古人云: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因此,教育改革不只是教育工作者要面對的,學習者的心態及家長的支持更重要。
(20110218刊登于星洲日報)
2011年2月15日星期二
面子書的發現
今天公共假期, 在家看完了兩份報紙, 寫完了一篇文章, 于是打開面子書看看, 找找。
打開畢業已超過10年的學生的面子書里的照片, 發現其實當年讓老師頭痛的學生真正長大了, 大多數都有男女朋友或組織家庭了。 雖然大家都各忙各的, 但他們還能按時聚在一起。
看著他們的生活寫照, 讓我回想起當年對他們的嚴格要求, 自己對教學的執著, 是否是對的, 如果沒有當年的老師, 他們的路又是否會走得更多采多姿。
回頭再看看現在的學生, 沒有目標, 對人對事都很冷漠, 叫他們做事只會找借口, 或站著不動, 要不然背后就罵你麻煩, 囉嗦。不知道10年后的他們又會如何?
感覺越教越累, 越教越沒有信心。
打開畢業已超過10年的學生的面子書里的照片, 發現其實當年讓老師頭痛的學生真正長大了, 大多數都有男女朋友或組織家庭了。 雖然大家都各忙各的, 但他們還能按時聚在一起。
看著他們的生活寫照, 讓我回想起當年對他們的嚴格要求, 自己對教學的執著, 是否是對的, 如果沒有當年的老師, 他們的路又是否會走得更多采多姿。
回頭再看看現在的學生, 沒有目標, 對人對事都很冷漠, 叫他們做事只會找借口, 或站著不動, 要不然背后就罵你麻煩, 囉嗦。不知道10年后的他們又會如何?
感覺越教越累, 越教越沒有信心。
2011年2月13日星期日
正視獨中師資短缺問題
獨中師資短缺是長久以來的現象,它在許多獨中的行政運作上,好像已不是一項很迫切需要解決的課題。因為獨中每年都面對經費不足,教師薪金很難有大幅度調高的空間,因此獨中教師待遇不佳是可以被接受的理由。薪金低自然就吸引不了大學生當獨中教師,因而造成師資短缺。
獨中師資不易求,每年新學年開學時,一些獨中為了有足夠的教師,以及不使學生的學習進度受到影響,即將開學又找不到教師時,一般上都會聘請還在等待被大學錄取的優異畢業校友留校代課,直到請到教師為止。如果還是請不到教師,那么這些工作就會由其他教師平均分擔,無形中就加重了教師的負荷。這種做法對學生及教師來說都是不公平的,可是師生又能怎樣? 除非不想留在獨中, 因為每所獨中都面對相同的困境。
獨中教師難請,所以不少科目都是由非本科系的教師來教導,而那些小型獨中,不少教師是從初一級教到高三級,他們沒有同組教師可分擔教學工作,工作量多且壓力大,适應不來的教師就會知難而退,間接地影響了教學品質及學生的學習進度。
另一方面,獨中教師短缺也導致每位教師的授課節數增多,加上擁擠的學生人數,作業量因此增加。近几年不少獨中為了提升教師及學生的素質,安排了各種不同類型的校內外教師培訓課程,教師除了忙于教學,還得利用假期時間進修。平時上課日,教師經常要批改大量的作業、開各種大大小小的會議。放學后回到家,除了還要批改在學校未完成的作業外,也必須備課、寫教案、做課件等。
這種生活不是每個人都能勝任,尤其是年輕一代。如果能減少教師的授課節數,待遇再怎么不理想,至少對教師的心理會起著平衡的作用,且讓教師有更多時間及舒緩的心情接受培訓工作和在職進修課程。
獨中師資不易求,每年新學年開學時,一些獨中為了有足夠的教師,以及不使學生的學習進度受到影響,即將開學又找不到教師時,一般上都會聘請還在等待被大學錄取的優異畢業校友留校代課,直到請到教師為止。如果還是請不到教師,那么這些工作就會由其他教師平均分擔,無形中就加重了教師的負荷。這種做法對學生及教師來說都是不公平的,可是師生又能怎樣? 除非不想留在獨中, 因為每所獨中都面對相同的困境。
獨中教師難請,所以不少科目都是由非本科系的教師來教導,而那些小型獨中,不少教師是從初一級教到高三級,他們沒有同組教師可分擔教學工作,工作量多且壓力大,适應不來的教師就會知難而退,間接地影響了教學品質及學生的學習進度。
另一方面,獨中教師短缺也導致每位教師的授課節數增多,加上擁擠的學生人數,作業量因此增加。近几年不少獨中為了提升教師及學生的素質,安排了各種不同類型的校內外教師培訓課程,教師除了忙于教學,還得利用假期時間進修。平時上課日,教師經常要批改大量的作業、開各種大大小小的會議。放學后回到家,除了還要批改在學校未完成的作業外,也必須備課、寫教案、做課件等。
這種生活不是每個人都能勝任,尤其是年輕一代。如果能減少教師的授課節數,待遇再怎么不理想,至少對教師的心理會起著平衡的作用,且讓教師有更多時間及舒緩的心情接受培訓工作和在職進修課程。
2011年2月10日星期四
魯迅名言
1 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2 不满是向上的车轮,能够载着不自满的人前进。
3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4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5 小的时候,不把他当人,大了以后也做不了人。
6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7 愈艰难,就愈要做。改革,是向来没有一帆风顺的。
8 凡是总须研究,才会明白。
9 我们目下的当务之急是: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
10 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
11 说过的话不算数,是中国人的大毛病。
12 曾经阔气的要复古,正在阔气的要保持现状,未曾阔气的要革新。
13 人类总不会寂寞,以为生命是进步的,是天生的。
14 敌人是不足惧的,最可怕的是自己营垒里的蛀虫,许多事情都败在他们手里。
15 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
16 幼稚对于老成,有如孩子对于老人,决没有什么耻辱的,作品也一样,起初幼稚,不算耻辱的。
17 事实是毫无情面的东西,它能将空言打得粉碎。
18 其实先驱者本是容易变成绊脚石的。
19 贪安稳就没有自由,要自由就要历些危险。只有这两条路。
20 假使做事要面面顾到,那就什么事都不能做了。
21 时间就是性命, 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
22 与名流者谈,对于他之所讲,当装作偶有不懂之处。太不懂被看轻,太懂了被厌恶。偶有不懂之处,彼此最为合宜。
23 做一件事,无论大小,倘无恒心,是很不好的。
24 死者倘不埋在活人心中,那就真的死掉了。
25 改造自己,总比禁止别人来的难。
26 巨大的建筑,总是一木一石叠起来,我们何尝做做这一木一石呢?我时常做些零碎事,就是为此。
27 只要能培一朵花,就不妨做做会朽的腐草。
28 当我沉默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
29 宁可与敌人明打,不欲受同人暗算。
30 明言着轻蔑什么人,并不是十足的轻蔑。惟沉默是最高的轻蔑-------最高的轻蔑是无言,而且连眼珠也不转过去。
2 不满是向上的车轮,能够载着不自满的人前进。
3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4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5 小的时候,不把他当人,大了以后也做不了人。
6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7 愈艰难,就愈要做。改革,是向来没有一帆风顺的。
8 凡是总须研究,才会明白。
9 我们目下的当务之急是: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
10 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
11 说过的话不算数,是中国人的大毛病。
12 曾经阔气的要复古,正在阔气的要保持现状,未曾阔气的要革新。
13 人类总不会寂寞,以为生命是进步的,是天生的。
14 敌人是不足惧的,最可怕的是自己营垒里的蛀虫,许多事情都败在他们手里。
15 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
16 幼稚对于老成,有如孩子对于老人,决没有什么耻辱的,作品也一样,起初幼稚,不算耻辱的。
17 事实是毫无情面的东西,它能将空言打得粉碎。
18 其实先驱者本是容易变成绊脚石的。
19 贪安稳就没有自由,要自由就要历些危险。只有这两条路。
20 假使做事要面面顾到,那就什么事都不能做了。
21 时间就是性命, 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
22 与名流者谈,对于他之所讲,当装作偶有不懂之处。太不懂被看轻,太懂了被厌恶。偶有不懂之处,彼此最为合宜。
23 做一件事,无论大小,倘无恒心,是很不好的。
24 死者倘不埋在活人心中,那就真的死掉了。
25 改造自己,总比禁止别人来的难。
26 巨大的建筑,总是一木一石叠起来,我们何尝做做这一木一石呢?我时常做些零碎事,就是为此。
27 只要能培一朵花,就不妨做做会朽的腐草。
28 当我沉默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
29 宁可与敌人明打,不欲受同人暗算。
30 明言着轻蔑什么人,并不是十足的轻蔑。惟沉默是最高的轻蔑-------最高的轻蔑是无言,而且连眼珠也不转过去。
2011年2月5日星期六
教師培訓不可缺
每年新學年,各獨中都會迎來新教師,這些教師很多是沒有經過教師培訓,因此在教學及班級管理都是邊教邊學。獨中校長大部份是由該校的董事部招聘,各部門行政人員則由校長委任,是否選賢與能,就要看校長的智慧及包容度了。
學校行政人員,必須能獨當一面,能協助教師解決問題,勇于承擔責任,善于人際溝通的能力,否則無論再好的辦學計劃與教學理念,再多的人事安排,再美的辦學願景,都無法改變教育隊伍的素質。
几年前,參加了由董總師資培訓局所主辦的種子教師培育工作坊,深切體會到教師培訓的重要性,尤其是校本的培訓工作。可是每回老師上完培訓課程后,都沒有機會去推動及發揮所學,加上團隊中的認知不同,很多時候得不到某行政單位的認同及支持,因此,迫切需要做的教學工作往往被其他雜物排擠在外。
另一方面,每年學校對教師的教學素質及班級經營事項煩惱不已,卻很少主動向最前線的資深老師尋求協助,聽取他們的心聲,因此每年同樣的學生紀律問題及師生衝突事件不斷重演,無形中也造成教師的流動性大。
通常相關單位都以講座方式為主培訓教師,因為成本較低,但往往成效也是最低。它的確能讓教師在短時間內提升或檢測自己,可是時間一久就忘了,而且無法得到實質上的解決方案。
如果獨中教師培訓工作能結合工作坊、成長團體及相互觀摩的方式,以校本或區域為主,大家有機會互相學習,對剛成為新手和將要對教育失去信心的教師肯定有很大幫助,也為學校的行政工作減輕負擔。而且各校能借此机會開創出各自不同的校園文化,讓教師培訓成為校本教師的例常工作,成為教師互相學習的一種健康文化,這些工作肯定要借助行政人員的力量。
大家都知道一所學校要有怎樣的校園文化,校長的領導風格很關鍵,有怎樣的校長就有怎樣的老師; 有怎樣的老師就教出怎樣的學生; 有怎樣的學生就有怎樣的校園文化。因此,優質的教師培訓課程是不可缺的。
(2011.02.01刊登于星洲日報言路版)
學校行政人員,必須能獨當一面,能協助教師解決問題,勇于承擔責任,善于人際溝通的能力,否則無論再好的辦學計劃與教學理念,再多的人事安排,再美的辦學願景,都無法改變教育隊伍的素質。
几年前,參加了由董總師資培訓局所主辦的種子教師培育工作坊,深切體會到教師培訓的重要性,尤其是校本的培訓工作。可是每回老師上完培訓課程后,都沒有機會去推動及發揮所學,加上團隊中的認知不同,很多時候得不到某行政單位的認同及支持,因此,迫切需要做的教學工作往往被其他雜物排擠在外。
另一方面,每年學校對教師的教學素質及班級經營事項煩惱不已,卻很少主動向最前線的資深老師尋求協助,聽取他們的心聲,因此每年同樣的學生紀律問題及師生衝突事件不斷重演,無形中也造成教師的流動性大。
通常相關單位都以講座方式為主培訓教師,因為成本較低,但往往成效也是最低。它的確能讓教師在短時間內提升或檢測自己,可是時間一久就忘了,而且無法得到實質上的解決方案。
如果獨中教師培訓工作能結合工作坊、成長團體及相互觀摩的方式,以校本或區域為主,大家有機會互相學習,對剛成為新手和將要對教育失去信心的教師肯定有很大幫助,也為學校的行政工作減輕負擔。而且各校能借此机會開創出各自不同的校園文化,讓教師培訓成為校本教師的例常工作,成為教師互相學習的一種健康文化,這些工作肯定要借助行政人員的力量。
大家都知道一所學校要有怎樣的校園文化,校長的領導風格很關鍵,有怎樣的校長就有怎樣的老師; 有怎樣的老師就教出怎樣的學生; 有怎樣的學生就有怎樣的校園文化。因此,優質的教師培訓課程是不可缺的。
(2011.02.01刊登于星洲日報言路版)
订阅:
博文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