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5日星期日

"改變是大腦的天性"

洪蘭教授翻譯的「改變是大腦的天性」。書的簡介如下:
  『這本書集合了最近十年來大腦研究的精華及研究個案,了解一個疾病發生的成因及可能的補救方法。腦是一個有機體,可以改變它自己的結構和功能,只要還活著,年紀再大仍能不斷改變。「神經可塑性」是近期神經科學最大的突破,這個革命性的發現,推翻了幾百年來認定大腦在成年後不能改變的看法。
  神經細胞可以重新生長、產生新連結的現象,不但給心智有缺陷的人帶來希望,也給過去認為不可治療的大腦傷害帶來復原的機會,而且還讓我們看到健康大腦擁有的驚人適應力。作者諾曼.多吉醫生透過故事的描述,帶領讀者進入一個奇妙的世界,看到健康大腦所擁有的驚人適應力,改變我們對人的潛能和人性看法。』


從書中第96頁摘取:
想想大部分的成年人在學習第二語言上都有困難, 現在一般的看法是學語言的關鍵期已過, 我們的大腦已僵硬不能做大幅的更改。但是可塑性競爭的發現顯示不僅如此而已。當我們年齡越大, 我們使用母語的頻率就越高, 母語佔據了我們語言地圖的空間就越大。這也是因為我們的大腦有可塑性, 我們學新語言才這么難, 這個可塑性是具有競爭本質的, 母語像暴君一樣, 不給新語言机會。
假如兩個語言在差不多同樣時間學, 兩都都搶到了地盤, 都站穩了腳。莫山尼克說, 大腦的掃描顯示在使用雙語的孩子身上, 兩種語言都共享一個大的語言地圖, 兩種語言都在同一個圖書館中。
可塑性的競爭本質也解釋了為什么我們的壞的習慣這么難戒掉, 我們一般人都把大腦想成一個盒子, 學習就像丟柬東西進去盒子里, 當我們要改掉一個壞習慣時, 我們以為是把一個新的東西放進盒子里。但是事實上是, 當我們學會一個壞習慣時, 它佔據了大腦地圖的空間, 每次我們重复這個壞習慣, 它又佔多一點地方, 讓好習慣更難立足, 這是為什么要戒掉一個壞習慣比學會它時難十倍, 也是為什么童年的教育這么重要------最好一開始就教對, 不要等到壞習慣已經坐大, 有競爭優勢了再去拔除它。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