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大雨一來,居住在淹水黑區的居民都提心吊膽,擔心一場大雨又會導致居住的地區淹水。
每次淹水后出門都會看到馬路上佈滿垃圾,尤其是塑料類的用品。因為馬路淹水,導致上班及送小孩上學的車輛都慢速行駛,使原本只需10分鐘的路程,也許要花上半小時以上才能到達目的地。
當水災發生時,大家都把矛頭指向政府,難道人民就不需要負責了嗎? 政府錯是錯在發展該區時沒有做好長遠的建設規劃,但再看看每次水退過后馬路上的垃圾,我們能說這些都是政府人員制造出來的垃圾嗎? 從這些漂浮物,我們就可以認識到人民的環保意識的不足。
保護環境,愛護地球,人人有責,這是口號,也是我們從小唸道德教育時熟記的標語,大人小孩都能朗朗上口,但能正正落實到日常生活中的公民又有几人?
大多數人都欠缺對環境被污染的危機意識,對于我們未來子孫將面臨的空氣污染、氣溫升高、冰山溶化、水源不足等環境被破壞的問題無法體會,因此就無法認同,大家都以自己眼前的舒適生活為首要考量,抱著反正環保工作少我一人都無所謂的心態。
另一方面,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在這方面的指導非常不足,我們可以從他們的房子裝潢看得出,冷氣機從客廳、房間裝設到廚房,每戶家庭至少三台以上。現在新建的校舍建設都以冷氣課室為主,風扇不足,空氣不流通,只講求美觀、高貴,沒有考慮實際用途及使用冷氣和消耗能源所排放出來的廢氣。
使用冷氣所排放出來的氣體大多數以二氧化碳及二氧化硫為主,這些都是造成溫室效應的氣體,無形中對整個住宅區及校園又制造了另一種熱氣污染,我們天天喊熱,其實這就是人類自己制造出來的“果”。
不是學生才需要被灌輸環保意識,家長及教育工作者都必須補修這一門重要學問。
我們的地球也只有一個,雖然我們沒有機會看到它消失的那一刻,但要記住“前人種樹、后人乘涼”的真言。
(2010.06.29刊登于星洲日報言路版)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