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23日星期三

考試的目的

前陣子,友人說他那唸幼稚園5歲大的女兒最近很怕到學校,原因是老師要他們每天都聽寫生字及每星期背一則故事,回家還要寫生字,做不好就不能玩電腦或看故事書。
這讓我想起我家老么唸小學時,最期待每星期一次的體育及美工節,可是每星期都讓他失望,因為老師每星期都有理由不讓他們上,只要班上有人吵、考試考不好、下雨或太陽太猛,全班學生就沒有机會上體育課,這些時間老師都用來為他們准備考試。

從古至今,大部份小孩都好動及喜歡學習新知,且有強烈的好奇心,但這種學習心態隨著他們進入正規學校,經過不同的教育過程,讓不少小孩變得不喜歡上學及閱讀,更讓他們懼怕考試。長久以來,我們的教育過于講求考試及張揚個人的成就,所以家長及老師不得不改變他們的教育策略,在課程的安排上只重視智力的發展,忽略了人的個性及體能的訓練。因此,學習的最終目標就是為了考得一張漂亮的成績單,孩子考試季節成了家庭和學校的重大日子。

在教育學上,教育的其中目的是要讓受教育者能成為社會上有用的人才,以及培養身心健康的良好公民。對學校教育而言,其目的主要是教書育人,培養孩子智慧、體能的同時,也讓他們懂得做人的道理,并讓人們去追求成功。

在教學的意義上,其實學習和評量都同等重要,學習成效的評量是教育過程中一項必要工作,不僅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需要進行評量,瞭解學生學習情形,學校及教育單位,也要對教育成效把脈,以便掌握學生學習的績效以及教育品質,為教育決策提供檢測資料。

校內考試的主要目的應該是在檢測學生學會什么、學到什么程度以及診斷學習上的缺失或困難的地方,以便供師生決定教學進度或調整教學方法。可惜在功利主義及文憑之上的社會,這些都成了教育理念的裝飾品,學生的最佳成績才是家長及學校的最終目標。

(2011.03.22刊登于星洲日報言路版)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