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不能使人受傷
教育面對的是人,人有各式各樣,不同個體有不同的需求,所以教育可以百花齊放,但要腳踏實地,腳踏實地不等於堅持傳統,一成不變。
因為人性所使然,所以每個人都有盲點,這是要接受的事實,站在教育不同的崗位及高度看教育課題更是如此,要不然就不會經常看到為了面子而爭得面紅耳赤或各持己見的教育課題出現。每個教育工作者都認為自己的看法是對的,遇到某些想法或意見跟自己的不一樣時,常會說別人想法無理或幼稚,自己的才是合情合理的。有這種情況出現應屬正常,但如何化解,求得統合綜效,取得雙贏,這就看個人的修養及智慧了。
有人說素質教育、成功教育、翻轉教育、合作式教學、弟子規等不同的教育原理應該要在學校推行。問題是在教育詞典裡有太多的理論學派,這些教育理念都有它可取之處,但面對著一群受教者,學校不可能全盤推行,這不但老師疲累,學生也無所適從。因此,才需要有一群教育理念相近的人組成教育團隊,在團隊中要有站在最前線的老師。可惜,很多實例,理論無法結合實踐往往到了最後都是不了了之,而另一學派又取而代之,老師應接不暇,很多問題應運而生,久而久之老師都慣性地在觀望,其實領導單位自己也看不到明確的方向。
在我國教育體系中,獨中辦學自主性較高,若董事部不過於干政,而學校又有一位有遠見、有魄力的校長,沒有辦不好的教育,只有不能配合的團隊。若學校領導辦學方針的行政各單位辦學理念及使命不一致,大小事都各持己見,無法配合或貌合神離,無論多好的的教育理論學派都不可能順利推展。因此獨中才會經常出現沒有人要當行政,或校長任期不長的現象。
在職場上員工離開或加入都是很平常的現象,同樣在獨中每年都有教師流動應該是屬正常,若流動率很大,也許校方就需要檢討:是不是待遇不合理; 老師的教學沒有得到尊重或肯定; 同事之間的教學氣氛不融合等,當然也可能是教師本身的問題。
站在學生的角度,若這所獨中的教育不適合自己,有權選擇到較適合的學校就讀。站在老師或行政人員的角度,若不適應或得不到校方的認同,他有權選擇離開另謀高就,這是合理的抉擇。
在教育普及的年代,除了學生要受教育,行政人員和教師都需要不斷學習跟上時代的腳步。教育沒有對或錯,只有適合與否,只要它不傷害任何人都是好的教育。
(2015.01.10刊登于東方日報名家版)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