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20日星期三

正面看待早戀的學生?

我們經常在報章上看到中小學生為情而離家出走,父母親總是無奈的要求孩子回來,以往的一切都不再追究。
早戀在一定程度上給中小學生帶來學業上的影響,無形中也造成性行為低齡化等不良后果。因此,中小學生談戀愛一直是人們廣泛關注的社會問題,這是教師及家長都不贊成的行為之一。

中小學生談變愛的動機都很單純,只覺得和對方在一起愉快,對方有吸引力,缺乏成年人談戀愛時對對方家庭、經濟等多方面的理智考慮。

當他們開始談戀愛時,你問他對方好在哪里,他們能告訴你對方很多優點,雖然他們也知道對方的缺點更多,但他們選擇性的接納,并很有把握地說他能改變對方壞習慣。家長和教師心目中的好女孩,她們心儀的對象往往是調皮搗蛋的男孩;而不愛學習的男生,他們的對象卻是個成績不錯、樣貌可愛的小女生。可見學生擇偶的標準是成年人無法理解的,因此,常造成兩代之間衝突的因素之一。

學習成績優秀的活躍學生一般上會成為早戀的一份子,因為活動需要,有更多的機會接觸異性,人緣佳、有威信、有號召力,容易引起異性的注意和追求;還有另一部分是學習成績較差及家庭不健全的學生,因為學習不好心理壓力大,容易移情於兩性交往,家庭不健全的同學缺乏父母親的愛,感情饑渴,期待來自同齡人的關懷。

另一方面,對異性開始心動的內向學生,因師長及周圍環境的壓力,使得膽小的孩子卻步,把對異性的傾慕壓抑於心底,等待機會成熟後就爆發開來。性格比較倔強的孩子則轉入“地下”,由于“地下活動”帶有更多的神秘感和刺激感,以致於日后使他們陷入更深的感情旋渦,讓事件复雜化及更難以處理。

而一些平時經常受師長訓斥的孩子,內心與師長十分對立,壓力一大,于是在叛逆心理的支配下就走極端,離家出走或自殘就成了他們的其中一個選項。

家長和教育工作者對於中小學生早戀的現象,應及時發現,及時採取措施給予正面的教導。不要輕易地把早戀與道德敗壞劃成等號,也不適合采取壓制打擊的手段,要尊重青少年的感情,耐心輔導,平時父母就要善于和子女溝通,不要等到事情嚴重了才采取行動。

在春情萌動期的孩子,一般都不知道自己為什么會有這種情緒,對於師長的教育,他們總可以找出很多堂皇的理由為自己的想法和行為進行申辯,因此,師長們更應該以正面的角度與他們溝通,不必急于強硬的把小情侶拆散,因為得到他們的信任后,才有机會達到教育的效果。

(2009.01.19 刊登于星洲日報言路版)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