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23日星期五

看我們要的是什么?

我們都是馬來西亞人――回應章哲彬、黃燕娣

越戰發生至今逾50年,當年54萬美國大軍投入戰爭,死在海外找不到屍骸的不知有多少。
然而美國仍然積極的在進行搜尋戰死海外美國大兵屍骸的“不可能的任務”,務必“一個也不能少”的把這些戰死海外的美國大兵的遺骸,即使是只有名字的軍牌送回國,秉持的信念就是他們都是美國人。
反觀國內,歸與不歸卻和愛不愛國劃上等號。章哲彬君道出了滯留海外大馬人的心聲,我們沒有不愛國,不要扣我們帽子。歸與不歸是個人的抉擇,不要拉高到愛不愛國如此崇高的境界。
住豪宅、出入豪華轎車、高薪,這些不是海外大馬人的縮影,更多的是在這塊土地上剝削人民,掏空國家資產所謂的愛國者。
海歸派的意義在於,我回來了,你仍在海外,我會反思你不回來的原因,在這裡,我會盡一切的努力讓你有回來的意願,並且讓留下來的人更有成就,而不是反諷、嘲笑,或是抬高自己的道德使命感批評所有滯留海外而不歸的同胞,因為我們都是“馬來西亞人”。
你在外的成就是我的光榮,出醜了也是我的難堪。躺在藍天碧地,躲在豪宅裡頭吹冷氣的人當然以為所有滯留海外的大馬人都是吃香喝辣,那會想到他們在異鄉奮鬥的血和淚,又如何能夠體會留在這塊土地上的庶民天天在提心吊膽的在過日子呢?


(星洲日報/溝通平台‧大馬留台生:廖宏強‧2010.04.23 )


看我們要的是甚麼?――回應〈說我不愛國?〉

章哲彬同學:

我只想跟你及和你有一樣感受的海外遊子說,如果我們真的是真材實料的人,其實不必擔憂回到自己土生土長的國土得不到別人的認同,因為這里還有我們可以發揮的空間。

問題是我們自己想要追求的目標是什么? 我們是否願意走一趟也許會遇到大風大浪的人生之旅? 或我們要的是一棟豪華房屋,一輛大房車,收入每個月約5位數字的薪金,還是希望一家大小快樂健康的生活在一起?

當然兩者都能擁有是最幸福的,但如果能在家人,尤其是含辛茹苦地把我們養大的父母親身邊,這就是一種孝的表現,這就是一種幸福。

看看近几年回國的醫學界“海歸派”李永業及何國煌醫生,還有很多在國外拿了高學歷沒見報的獨中生,他們其中不少是你的校友。在我國政壇上也有不少國州議員是獨中生,他們一樣能在自己的祖國活得很快樂及很有尊嚴,一樣買得起房子和車子。

獨中統考文憑不受國家承認不是個大問題,問題是如果華裔人才出走的太多,最終會導致留在祖國的華裔子弟變成少數民族,到時他們又要怪誰?

外國月亮不比馬來西亞圓,在國外買一棟公寓在我國也許是一間獨立式洋樓; 這里下著毛毛細雨時,在國外某個地方也許發生了大地震或恐怖襲擊; 當我們躺在綠色草地晒著暖和的太陽時,國外某個地方也許下著暴風雪或幹旱數個月了。

雖然我國交通系統不比先進國家完善,网絡設備沒有比別人強,電視節目素質不那么的好,但這里有我們的家人及多元文化的色彩。

還記得師長們常跟你說過的道理嗎? 飲水思源,子欲養而親不在的金玉良言。
還是快點歸來吧,否則在國外呆的太久,埋怨就會更多,要重新适應更不容易。

(星洲日報/溝通平台‧讀者:黃燕娣‧2010.04.22 )


說我不愛國

土著權威組織主席說,海外留學者不回國是因為他們不愛國。回國後,國家願意給我們機會嗎?
我是獨中生,我的中學文憑不被自己國家接受,出國是我唯一出路。出國前很多人告訴我,別以為外國月亮特別圓就不回來。父母含辛茹苦地把多年積蓄交給我,嘴裡不說,眼神充滿的都是期望我學成歸來的那一天;我下定決心,學成後我一定回國。
多年後,我終於有能力為國貢獻。一看報章,說我父母是寄居者。有幸首相提倡“一個馬來西亞”,讓我們看到一線希望。國家如果以膚色選拔人才,那我們讀再多書也沒用,有多愛國也不會有發揮的機會。我們等的就是國家能平等對待各族的一天。

我以為我等到了。直到有人說,馬來人高於馬來西亞人。原來一切都只是4年一次的漂亮口號。在國外,我們是外來者,可是只要願意付出,別人一定會認同。看看自己國家,選人第一看種族,再來看政黨,接下來才是能力和學歷。在外國我是有可能被認同的外來者;在我出生的國家,我是永遠不被認同的寄居者。
外國月亮不是特別圓,而是我的國家看不到屬於我們的月亮。
我爸快70歲了。不知何時起,他不再要求我回國了。他畢生願望是看見兒女們可以在一個公平的環境底下大展所長。
國家獨立53年,他等了53年。他可能等不到了。

(星洲日報/溝通平台‧讀者:章哲彬‧2010.04.15)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