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期考后,我校都會邀請家長到校領取孩子的成績,希望通過這項活動能與家長取得良好的溝通,并借此機會讓家長知道孩子在學校的學習情況,及讓老師更了解學生在家的日常作息。
可是每次與家長交流后,心里都充滿擔憂、難過、無奈與欣慰的复雜心情。
擔憂是有的學生明明知道自己成績考得不理想,可是領成績當天,他們還是一臉無所謂的表情,看著他們一張天真、沒有感覺難過的態度,便以嚴肅的語氣提醒他們如果再不努力就會留級。有的連想都不想就說留級就轉校或不唸了,說時輕鬆也不覺得羞悔,也許他們故意表現的無所謂,心里卻是難過及無助吧。有些學生以為只要有錢,成績考不好不是問題,到處都是學院,就算畢業后不繼續唸書,也可以賺大錢,他們還以不少富豪沒唸過很多書為例,聽了他們的談話覺得有些心寒。
感到無奈的是部份家長對孩子學習狀況也束手無策,以為給他們額外的補習或物質享受,就可以讓孩子把書唸好,熟不知在無形中給了他們一種依賴的壞習慣。
不少家長埋怨孩子從學校回到家就坐在電腦或電視前,或躲進房間玩手機,當老師建議家長把電腦擺放在客廳,或將小孩的手機沒收起來,或限制手機和電腦的使用時間時,家長的回應卻是因為怕孩子生氣,不敢移動電腦;而且不但不可以沒收手機,孩子還要求買最新款的。這種種的要求家長都讓步了,身為班導師也只好對著家長苦笑,心里想我們還能幫你什么?
不過感到欣慰的是還有大部份家長沒把孩子成績不理想怪罪于老師,并且認為老師已盡力了,只是自己的孩子不爭氣、不自愛。如果孩子從小就能認清自己的方向,把自學能力當一回事,自動自發,這是一件多美好的事。
當然學生成績不佳及學習意願不強,要檢討的因素很多。學校、老師、家長和學生都有責任檢討問題所在,但通常在反省過程中學生都是被動的,而且很多時候,尤其在長遠的目標中,他們看不到方向,只看到眼前的享受,短暫的需求,容易滿足現狀,不願吃苦,更無法克制周圍不良的誘惑,因此在學習及作息方面常與師長起衝突。
孩子有問題不完全是學校的責任,家長與校方必須保持著緊密的聯繫,多參與學校所舉辦的活動,惟有家長與學校真誠合作,孩子的問題才有望決解,而不是抱著把孩子交給學校來管的心態,或等到孩子問題嚴重了才來責備。
(2010.04.30刊登于星洲日報言路版)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