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17日星期日

有批評才有進步

記得好几年前, 某電台因某副部長說了一句 “某某電台是一家老舊的電台”,而引起該電台主播們的不滿與憤怒。且還有主播因此事件主持節目時失態。可是事隔多年,這個電台終于改變了模式,主播的素質也大有提升,內容也豐富了。
我們被批評也許是我們有不足之處,有批評才有機會長進,尤其是公眾人物及大眾媒體。人被罵或被訓斥時,總是心有不甘,尤其在某行業待了多年,自己才是專業,不需要外人批評。
因此,一個人要跟與自己無關的人或事講真話時,必須要有很大的勇氣,能聽真話的人也一定要有很大的雅量。別人說得有理,我們虛心受教; 別人說得無理,也不需要過于激怒,公道自在人心。人人都喜歡聽好話, 不喜歡聽壞話, 而且人常會被情欲和耳目所蒙蔽。不論古今中外, 不喜歡聽真話和壞話似乎是我們共同的特點。
如果某人或某團體常不間斷的被批評,很肯定的是它有做得不足或根本無誠意改變的地方。我們可以以人沒有十全十美為藉口,但不能因為這理由而不重視別人的意見及感受。
就如獨中教師為什么流動性那么大? 報章常不間斷的刊登獨中徵聘教師啟事,只要上董總网站,不怕找不到教師的工作。大家也曾因獨中師資的不足, 而提出了如何穩定獨中師資的方案, 不過有關機構并沒有真正去重視它,所以這類事件才重復在發生。
因此, 獨中教師往往有話不敢說,尤其是站在前線的教師,如果認為薪水少,必須要體諒獨中資金來的不易; 覺得授課節數多,更要諒解老師不易請。因此年復一年, 當初有熱忱、有理想的年輕教師, 都因種種因素而離去。
老師常教導學生要懂得分辨是非,勇于打抱不平。反過來,教師為自已爭取合理的福利或對不合理的事提出自已的意見又有何不對呢? 如果教師常處于 “被打壓”的環境中育人, 同樣的, 我們的下一代也是在這種體系下被教育。因此, 現在的學生能自動自發將雙手舉起發問或回答問題的積極性,從幼稚園到高中逐年的減低。局外人又怎能責怪教師沒有做好育人的工作呢?

(2011.07.15 刊登于星洲日報言路版)

1 条评论:

bLuRbLuR 说...

很有意思的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