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4月5日星期日

學習后的收穫

在北京市海淀區教師進修附屬實驗中學交流期間, 收益非常大, 以下是該校一些老師的重點談話:
~ 他們要求學生做到5個一樣:
想的和說的一樣
說的和做的一樣
老師在與不在一樣
在家和在校一樣
校內和校外一樣
感想: 他們不只要學生如此, 老師也要做到位, 因此上下都一條心, 不互相推卸責任. 可是在我任教20多年的學校, 最讓我不能接受的就是"最后一分鐘文化". 就如有"大人物"來訪, 平時已進行的措施, 有關部門沒有好好執行及監督, 可是因為要給別人看, 才把看到的問題提出來要師生們注意, 總是到了一分鐘才行動, 文化形成了要改不易, 這就是"大人習慣的養成", 我們又有什么條件要求學生要把習慣培養好呢!
一個人的習慣好與壞是受到環境所左右, 有人說"三分練, 七分養", 所以從上, 中至下, 從下, 中至上都應該做到"想的和說的一樣; 說的和做的一樣".

~做一件小事容易, 要堅持做一件小事不容易
的確, 尤其是心有余力而無"權"的基層教師. 其實在我們周圍的一些老師很早就想進行課程改革, 改變教師的教學法, 將獨中臃腫的課程進行整合. 從北京回來后, 我和几位老師更想做這些工作, 可是能嗎? 我們的權限足夠嗎? 老師願意聽嗎? 在北京時也是我和几位老師感到困惑的, 因為其他學校還有主任級的去, 他們回去后至少有資格提出改變措施, 可是我們能做什么? 因此我和麗麗在數理組里盡量影響思想比較能接受的老師, 也將好的方法用在我們自己的教學及處理班務上, 但這樣影響會大嗎?
實驗中學能成功, 很多政策是由上推動, 由上監督, 且由校長親自培訓級主任和備課主任, 再由這些主任培訓各級老師. 級主任的權限是向校長負責, 是行政會議的成員之一, 有權力安排同級老師的課程, 及解聘和續聘老師的權力.
他們還有一個特點是帶班制, 極少跨級. 雖然他們的節數少, 但所要做的事遠超過我們. 如早上班導師7點10分要進班看學生早讀, 6點才能離校. 每一堂課一定要有教案; 每學期指定要聽別的老師的課; 每時每刻都要檢討教學法; 還要寫一堆的報告, 做的東西很細及繁瑣, 所以肯定不會比獨中老師輕鬆.
但這些都必須要親自看到才能有所體會, 我們回來后跟老師說起, 他們沒有同感, 找了一些令人感到好笑的理由, 如, 他們節數少比較有時間; 也許他們薪水比我們高; 因為中國人口多要找工作不易, 所以才肯賣力; 因為他們是中國人, 文化意識及使命感比我們強等, 聽了好氣又好笑, 只覺得悲哀.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