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年終的研討會結束后, 心里都有點失望, 因為大家都還圍繞者傳統的教學打轉, 總放不下考試、學生成績、課程、榮譽 .......
讀書過程中考試肯定少不了, 評量的目的是什么? 好像公說公有理, 婆說婆有理, 反正不變就對了, 省了不少麻煩, 少考了還得了。
真希望做老師的都能先有一位成績不理想的孩子, 在他自己教育孩子的過程中, 也許他才會看得比較遠一點, 就會有同理心了。
我們往往看到的都是好的學生, 成績不理想的其實占了"可怕"的巴仙率, 這是我們常看不到的。
如果你問一班小學生他們喜歡及要考試嗎?
答案: 几乎不喜歡及不要, 他們要的是玩遊戲, 尤其和小朋友在一起玩追追。
數年后, 如果你再問同一批由小學升到中學的這一班學生, 他們答案: 應該是不喜歡, 但要考試。
為什么?
因為在他們長期受教育的過程中, 令他們怕輸, 讓他們沒有了讀書的意義, 對自己能力的信心, 他們只知道讀書為了考試, 不考不讀, 考不好會被處罰, 會被別人看不起。
這就是我們的教育, 學校培養出來的模型。
其實老師也不必太高興, 以為學生真的喜歡考試, 以同理心, 大人也害怕考試, 不信, 我考考你。
和離校的校友接觸, 不少是到了大學才真正知道什么是學習及做學問。可悲!
2 条评论:
不透過考試去評量學生的學習效果有很多種方式.考試只是其中一種手段,沒有小孩會喜歡因為那讓他們感到自由與快樂被剝奪.但是能因為被剝奪快樂就感到惱怒,抵制嗎?考試是一種教育政策.如同螞蟻的人們一時間還推翻不了大象笨重迂腐的腦袋?所以需要更有建設性的教育改革.
在這樣的教育環境下,與其感受著可悲的氣息教育小孩,還不如即早教導學生享受學習的喜樂.
想起小時候,我們的兒歌及遊戲的種類可多了,而且很多都是自制及自創,現在都是現成的,花巧沒有教育意義,唱的是大人的流行歌曲,穿著成熟,這就是現代兒童的童年.
爬樹、爬山、捉小魚小虫蝴蝶,這些大自然的生活好像成了原始生活中才有的,還要花錢才能找到呢!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