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10日星期五

德行不能包裝

新聞通訊與文化部長萊士雅丁說,該部推廣的 “禮貌運動” 將重新包裝為 “修養德行運動”,更名是為了讓各族更容易明白及接受。個人認為重點不在于包裝,而是這運動有沒有真正去落實才重要。
講文明、重禮貌及善待人,一直是我國基本教育原則,在學校周會儀式上,學生都會舉起右手大聲朗讀國家原則的第5條 “培養德行”。為什么孩子從小學到中學唸了10多年的道德教育,反而禮儀德行會越來越簿弱。也許社會的進步、科技的發達及家庭結構轉變,禮節與德育的價值觀,在現在年輕人的思想中起了很大衝擊。
小孩的思想品德不是天生就有,也不是自然形成,而是在生活過程中,在周圍環境的薰陶下,通過教育而逐步培養成。每天我們可從各類不同的媒體,接觸到不少負面新聞,以及成人不可理喻的不道德行為,政治人物的信口開河,這些現象讓青少年思想受到衝擊,也感受不到人的真誠。很多時候大人的言行、身教,總是脫離教育實踐活動很遙遠,而面對真實的教育場景時,又缺乏理論的指導。
如何培養孩子良好的德行? 我們應該通過具體訓練,讓孩子從小就養成良好的禮貌習慣。如在日常生活的細節中,我們要不時灌輸講文明﹑講禮貌的思想教育。孩子小的時候對別人沒有禮貌,不懂得稱呼,這也許不是故意的,或許他們確實不懂得這些禮節,做為老師和家長就應該馬上給予糾正,而不是抱著待他們稍大一點自然會懂的心態。
有些家長沒有及時給予糾正,覺得孩子還小,這只是天真﹑有趣﹑頑皮的一種表現,也不覺得有何不妥? 反而贊賞孩子聰明靈巧,而造就了他們目中無人﹑野蠻無禮的態度。
為了我們的下一代,從現在開始,所有國民都必須檢點自已的言行﹑提高自已的修養,因為具有道德性的教育才是真正的道德教育,而真正的道德教育才能提升我們的道德品質。

(2011.06.10刊登于星洲日報言路版, 此為原文)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