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友們:
我如此稱呼,因為大家每年都有如上戰場的感覺,可是我們面對的學生比我們更精明,讓我們年年束手無策。
雖然今天大家說了不少個人的看法,也有不少爭論(個人認為是正常的,這樣大家才會進步),相信大家心里都有很多 “不敢” 解的困惑。因為我們大多數都不是本科系,總認為自己沒有足夠的 “本錢” 改變或整合課程,可是我們忘了我們很多老師有的是數十年的教學經驗及知識。
我們常說以前我們(或早期的學生)學數學時學的很好,別忘了那個年代學的是算術、几何、代數、集合論等。因為有連貫,不間斷,一種類別學精了才換另一門,所以要忘也佷難。
可是,現在的學生(1992年后)要學的初中數學是東一點西一點,還來不及把算術消化,集合論要來了,代數學沒兩章,几何要上場了。就如我們上教專課程一樣,寫教學設計都沒學好,另一門科又來了。(這時應該是對學生產生同理心,而不是同情心)
國中畢業的老師沒上過獨中的課本,也不是本科系畢業,但他們一樣能教的很好,因為我們老師有的是能力。我們除了教學生知識外,教他們能力很重要,不是每樣菜都要點才叫做 “豪華大餐”,吃多了,雜了,消化不了肯定會不健康。
為什么我們到國外考察時很羨慕別人的學生及制度? 當下也很想把所學到的帶回到我們自己教學中,但往往回到學校的崗位,沒多久又回复原形了。因為當下學習時,我們腦袋是空的,能把別人的東西裝進去,但回到來,因大環境又讓我們冷了下來。我們也為自己找了很多理由,因為國情不同,別人學生的素質好,或別人的活動少等。這肯定都是理由,但別人也是走過來,有很多凹凸不平的路是我們當時看不到的,我們看到的是他們的成果。
就如回想24年前剛到興華時我看到的校舍,現在跟年輕老師分享是感受不到一樣。
目前我們的課程是什么都要教,以為把所有的交給學生就盡了責任,我們也知道不少學生是收不到,但我們還是一相情願以為學生就可以應付統考了,但事實不是如此。從我們每年畢業考后所調整的分數來看,學生是收不到大部份知識,我們教完了初一到初三的數學課程又如何? 學生學到的是零碎及不精的數學。(我認為誰來教都一樣,也許某些老師的及格率較高而已。)
我們一直要求董教總課程局要改,但事實擺在眼前,你我在短時間內都無法改變它,為什么不把這些時間和精力花在校本課程整合上呢? 老師不是沒能力,而是沒有勇氣,或說不敢承擔吧! (也許你心里會不舒服,但這是我的真心話。)
吉隆坡中華為什么到現在還是保留早期舊課本的部份內容及加以改編,肯定有它的效能,他們學生在統考中一樣標青,程度不會因此而下跌。(當然也有不少學生數學很差的,這就是老師放不開的地方,我們要學習接受不同類型的學生,就如中學時我的馬來文很少及格一樣。)
初一數學老師提出的新整合方案是可行的,為什么還要等呢? 我們擔心什么?
別忘了我們學生的名字叫 “今天”,老師的名字叫 “與時并進”,很多東西不能拖,更沒有條件每年談,談了數年沒落實又把它推翻。
尺規重要,函數重要,數列重要,應用題重要,其實什么都重要,問題是面對中學生,我們教學的目的是什么? 分數? 統考? PMR? 教完所有課程? 還是要學生喜歡數學?
如果學生喜歡,自然就想學,學懂了,能力就慢慢培養出來了,不及格很重要嗎? 很多東西我們當年學的,現在也忘了不少,但我們有的是能力。
我每年都會遇到初一及初二時數學從來沒有及格過的學生,但初三他終于有一次及格了,這時他對數學的興趣就慢慢來了。可是往往我們有如玩 “打擊遊戲” 一樣,它們的頭還未伸出來,鎚子就下去了,只是有些幸運沒被我們打中而已。
身為一位老師熟悉三年的課程很重要,如果不是我當年的勇氣要求,也許我今天還是一位教了20年初一數學及初一化學的資深老師。為什么怕帶班或帶課呢? 如果認為由不得我們決定,我們可以向校方要求,這是可以解決的問題,問題是老師准備了嗎?
不知道明年會不會教高一,如果能早日確定,其實我有興趣整合高一文商20年如一日的教材。如果校方能給我空間及條件,我也有興趣協助同事做課件。
年年抱怨有用嗎? 看著國君及玉如老師榮休的那一刻,真的感覺時間不留人,現在能做的為什么不做呢? 苦也苦那几年,別忘了我們還有很多代的孩子等著我們去改變,除非我們不打算長期當老師。
謝謝你的用心看完,希望明年會更好。
祝安康,別停下自我成長的腳步哦!
寫于2009年11月18日夜
2 条评论:
您是有心人,兴华有您这样的老师应感庆幸。
数学是一门很特别的学科,一般的学生都很怕上这一科。您举隆中华为例子应该是个特殊的个案。据了解以前的分科课本确实是偏深偏难。
能够看到荣休老师而想到自己的未来和使命,确实难得,祝您假期愉快、天天会更好。
看到独中越来越多parttime老师,感到可悲,这种不健康的文化慢慢在成长。
谁能阻止? 觉得无奈。
好像成了职业妇女的最佳兼职工作。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