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1月5日星期四

獨中教師不易請

每到學校學期將要結束時,都會看到各報章不斷的刊登獨中聘請新學年教師的廣告,是獨中人數增加,還是教師流動性大,不同的學校有不同的狀況,一般相信教師的流動性因素成份較高。
每當華小缺乏教師,連臨教也難請到的時候,總有不少團體站出來呼籲政府關注此問題,并要求教育部承認統考文憑,作為錄取培訓華小教師的資格之一。站出來呼籲的人也認為,年年如此沒有改善,是政府不公平對待華文教育所造成的。

當獨中很難請到有素質及肯為華文教育奉獻的教師時,很少團體會站出來為獨中教師說話,并替他們呼籲各獨中領導層改善教師的待遇,減輕教師的教學壓力。會有如此現象出現,因為一直以來不少人認為教師的工作是偉大的,不應該計較,生活清寒是理所當然的,尤其獨中教師,更應該帶有為華文教育奉獻的使命感。

為什么獨中教師流動性會那么大?從多年的現象觀察到,和國家經濟的好壞沒有多大關係,主要因素是獨中教師待遇不佳,教學壓力大的原故。

說真的,以當前物價不斷高漲的年代,要一位男教師或單親媽媽獨領那頂薪不到三千令吉的薪金,能讓一家几口過得舒服,又不必擔心孩子將來教育費,這是很為難的事。除非他們是熱愛教育的一群,而且所處的工作環境能讓他們愉悅,教師身份被尊重,這樣也許能彌補待遇不那么好的地方。

我們不難發現這几年來,不少獨中在硬體設備方面下了很大的資本,但是在教師薪金調幅方面卻不成正比。因此,年輕人都以當獨中教師為跳板,或把它當著是一門副業,所以才會造成教師流動性大。

(另一方面,不少在獨中教了半輩子的教師,到了退休年齡時所領的待遇,還不及他兒女在職場上所領的一半,可想而知,要吸引年輕人當獨中教師,是件不容易的事。只期望大家能以同理性的角度來看待獨中教師的需求。)

(20091106刊登不星洲日報言路版)

2 条评论:

匿名 说...

有这么一则令人心酸的笑话:

以前孩子读书差,大人会说以后你就只能做清道夫;现在的孩子读书成绩不理想,大人就会说你以后只能去当老师。

由此得知,老师在当今社会的地位是如何不堪。

贵校每年底都会刊登征聘各科老师的启事,流动率严重吗?根据了解,去年循人中学就有近50位老师说拜拜!

匿名 说...

老師,有個問題想請教您。
請問在臺灣師大畢業的學生能夠在馬來西亞教書嗎?如果是當獨中教師需要什么資格,還需要先進入馬來西亞師訓嗎?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