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11日星期四

獨中生英文差又怎樣?

黃明志在他的最近創作里說獨中生英文差,于是引起了不少獨中生的共鳴,似乎把英文不好都歸為獨中教育制度的錯。
獨中生真的英文不好嗎? 如果你問我,我會說是,因為我英文真的不好,但是,這是不是表示說,我不是獨中生我的英文就會很好呢? 英文不好在國中生的身上也很多,是不是意味著,我們就應該走回返英殖民地時的教育制度? 這根本就不成邏輯。
無論什么語文?什么科目?如果做學生時自己不用功,學習意願不強,或遇到一位教學法很差的老師,再加上遺傳和環境的影響,在求學時期所面對的任何科目肯定會很糟; 如果是很棒,那也許是例外或奇蹟。
我個人相信,學習一種語文除了靠天份,一定要有環境。我從小在講廣東話及客家話的環境長大,自從祖母去世后,20多年沒這個環境讓我講客家話,我現在只能聽; 要很流利的表達,就如我講英語一樣差,我相信環境能造就一個人的語文能力,這是很多人都有的經驗。
學習任何一種科目都要經過努力及磨練,我們應該讓孩子使用自己的母語(也可以是英語或國語),讓他們在接受6年基礎教育階段時,快樂的學習,讓他們感受到讀書是快樂的,先給孩子鞏固應有的基礎知識,在原有的知識架構下,再學習第二種語文,這會比同時精學三種語言來得輕鬆及實際,因為真正能精通三語的獨中生不多。
如果獨中生在不影響英語的學習下用華文把學業搞好,到了英語源流的國家升造時再花那三個月或半年的時間适應英文,我看不出對獨中生有什么損失或傷害。當初進入獨中是我們自己的選擇,獨中生的英文及國文比別人弱,這肯定是事實,我們能做的是要求各獨中重視這個問題,如改善英語教師的素質,加強他們的教學方法及課室管理的能力。
另一方面,學習者的學習態度也很重要,我們不能一直要求教師很會教,學校政策要改變,而自己的學習意願不強,或學習態度被動,把自己面對的難題都推給老師或學校。
英文不好又怎樣,世界上很多各種不同的工作都要有人去做,有講得一口流利英語的小販和清道夫,也有看不懂英文的百萬富翁和老板,總不能全世界的人都是專業人士吧!
人生總有些遺憾,獨中生不能因為自己英文不好而埋怨獨中的教育制度,更不能因為不要讓下一代吃三個月或半年适應英文的苦,而陪上了我們民族的根。


(2008.12.10 刊登于南洋商報言論版)

1 条评论:

秘密 说...

我也对这一哲新闻有很大的反应...
就像上次校长讲的,学校的主人是学生,而老师只不过是负责领导工作,领导学生到正确的学习道路上...然而,选择路的权利仍然在学生手中,他有权利荒废学业。曾经有位老师告诉我“好啊!我乱乱教,你就乱乱学!”其实,路是学生的,怎么好像是老师在担心呢?所以,就算自己的英文不好,到了社会也不能怪老师,怪学校,因为路是自己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