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18日星期四

是非對錯由誰決定?

一件事的是與非由誰來決定,在這現實的社會里,很多時候我們看到總是由身份及權力決定一切,環顧世界幾乎如此。
華裔“族魂”林連玉先生生前唯一的演講影片,在較早前我己看了2次,那天再重看,感觸良多。一位可以為了民族教育而不畏懼強權的人,雖然在1961年教師注冊證被吊銷,1964年公民權正式被褫奪,不過仍不懼威脅下繼續參加董教總等團體的活動。
他在1980年的80歲大壽上致謝詞時,堅信自己沒罪,不會變節,不做逃兵,最后還贈送給后人一句至聖格言: “威武不能屈,貧賤不能移”。
林連玉先生離世23年了,在這“安居樂業”的國土上,能在強權底下為民族教育奮鬥及“抗戰”的人士多嗎? 未來在我國能找到第2個林連玉嗎? 看來不容易。但目前至少我們還可以發現有不少新生代是能感受到林連玉精神的存在,這是難能可貴,我們不能再用各種打壓行動來消弱這批人的志氣,年輕人需要學習與磨練,成人必須學習忍耐與包容,別忘了我們也是這樣走過來的。
環顧周圍的華教領導層都是上一代的斗士,新一代的年輕人對華教史認識不深,也不熱衷參與。如果學生們過于熱衷,常會被前輩批評為荒廢學業、被人利用、不尊重長輩等罪名,因此抗挫能力不強的只好退了下來,試問我們又能對他們要求什么?
我們來看看最近兩則“有權”人士的言論: 第一則報道,本月12日南洋商報刊登教育部長希山慕丁主持“馬來西亞歷史協議與檔案”推介儀式后,計對教育部對英文教數理作出的決定或導致董教總展開大規模抗議一事,希山慕丁聲明,即使董教總基于不滿英文教數理政策而要示威,政府也不會因此而改變政策。
試問這是民主的談話嗎? 有智慧的人聽了你會覺得合理嗎? 董教總你還能做什么? 不贊成用英文來教數理的人民,你們的渠道用對了嗎?
第二則報道,本月14日南洋商報刊登在林連玉公祭儀式上,董總署理主席鄒壽漢對新紀元一批學生代表在林連玉墓前表達學生們的心聲感到不滿,他認為學生會的舉措并不屬公祭項目,此舉是對林連玉不敬。他認為學生是可以通過其他渠道來傳達訊息,不應該利用這種特別場合表達不滿。
其實,無論這場新院紛爭誰是誰非,當天局外人可以看到學生成熟的一面,他們并沒有干擾墓前致敬的正常程序,而且接受媒體訪問時也表現克制的一面,這不就是我們獨中教育常掛在嘴上,期待能培養出這樣一批敢為真理斗爭的新生代嗎? 就如林連玉先生生前說過的一句話: “堂堂正正地做人,不垂頭喪氣,不逃避走開”。
拋開成見不談,我們應該給予這批學生精神上的支持,期許他們有個美好的未來,將來能成為爭取民族教育的接班人。

(2008.12.18 刊登于南洋商報言論版)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