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聽別人稱讚一位成績優秀的小孩很聰明,很會唸書,但這是否能表示說這小孩的學習能力強嗎? 而那些好動、考試總是不及格的小孩,都會被大人標上頑皮或笨小孩的標籤。
有些教師在教育研討會上分享教學心得時,也會不自覺的說自己所教的班是后段班或差班,言下之意這班是不愛唸書及成績很差的學生。成績差是不是表示他們以后就沒有出路,成績好能不能表示以后他們的前途就一定光明?
在這個多元化和個性化的時代中,聰明伶俐的孩子越來越多,調皮搗蛋及叛逆的小孩也不少。
可是從很多社會上的實例反映,那些當初所謂的“乖孩子”,將來也許就是弱勢群體,是失業大軍的族群之一。而那些 “叛逆劣性”的一群,當他們離開校園后也許就成了他們“找吃”的本錢。
陶行知是中國著名的教育家,他對學校里教死書及讀死書的教育很不贊同,他提倡并實踐“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 、“以教人者教己”的生活教育學說。在他的墓碑前的對聯還寫者:“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他也從長期實踐中認識到,知識是經過實踐才得出來的。
的確,學生在學校中的學習,佷多時候只是讓受教育者掌握書本上的知識而已,而成績好的只是說明他們學習書本知識的能力較強,學習不好的,也只是說他們學習書本知識的能力不足。但是,學習最終的目的是學于致用,任何脫離了實踐的學習都是無法說明我們所學的知識有用。
學生不喜歡學習,自然就會延伸出學生紀律敗壞的問題,當老師面臨學生不喜歡學習及紀律敗壞的問題時,又該如何去面對? 這不是一個老師的力量可以應付,除了國家教育政策及學校的辦學方針要明確外,各單位的領導者必須給予配合及支援,再結合教師的素質、教育理念及團隊力量,才有可能改善校園里種種弊病。
另一方面,師長們必須讓學生對學習有明確的目標,培養他們有自學自律的精神。當學生感受到自己的行為受到別人的控制,而自己沒有控制的權利時,就很容易喪失學習的主動性,因此在學校的學習活動中就會影響他們的自主性發展。
在心理學領域,很多實驗證明: 當學生知道自己處于一種被監視的環境時,他們內在的動機就會被嚴重地壓抑,對學習的積極性就會降低。學生總是想得到自由,而現今的教育體系中,在他們的學習生活中有太多的局限,因為有局限,就特別不希望被太多的條規約束,因此就經常故意挑戰成人的耐力或學校為他們定下的條規。
其實,大多數學生都是願意通過學習去瞭解新的東西。可是,因為外在因素及自己學習意願不強,隨著年齡的增長,有些孩子就會變得討厭念書、討厭學習。
造成這種情況的因素很多,根據本人所接觸過的不少案件,家庭因素影響所致的確占了大多數。
家庭教育是實施素質教育的基礎,學校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延伸。俗云:“教兒嬰孩,教婦初來”。因此,教師和家長們應該同一條心,為我們的下一代 “用心”服務。
(2008.09.18 刊登于南洋商報言論版)
有些教師在教育研討會上分享教學心得時,也會不自覺的說自己所教的班是后段班或差班,言下之意這班是不愛唸書及成績很差的學生。成績差是不是表示他們以后就沒有出路,成績好能不能表示以后他們的前途就一定光明?
在這個多元化和個性化的時代中,聰明伶俐的孩子越來越多,調皮搗蛋及叛逆的小孩也不少。
可是從很多社會上的實例反映,那些當初所謂的“乖孩子”,將來也許就是弱勢群體,是失業大軍的族群之一。而那些 “叛逆劣性”的一群,當他們離開校園后也許就成了他們“找吃”的本錢。
陶行知是中國著名的教育家,他對學校里教死書及讀死書的教育很不贊同,他提倡并實踐“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 、“以教人者教己”的生活教育學說。在他的墓碑前的對聯還寫者:“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他也從長期實踐中認識到,知識是經過實踐才得出來的。
的確,學生在學校中的學習,佷多時候只是讓受教育者掌握書本上的知識而已,而成績好的只是說明他們學習書本知識的能力較強,學習不好的,也只是說他們學習書本知識的能力不足。但是,學習最終的目的是學于致用,任何脫離了實踐的學習都是無法說明我們所學的知識有用。
學生不喜歡學習,自然就會延伸出學生紀律敗壞的問題,當老師面臨學生不喜歡學習及紀律敗壞的問題時,又該如何去面對? 這不是一個老師的力量可以應付,除了國家教育政策及學校的辦學方針要明確外,各單位的領導者必須給予配合及支援,再結合教師的素質、教育理念及團隊力量,才有可能改善校園里種種弊病。
另一方面,師長們必須讓學生對學習有明確的目標,培養他們有自學自律的精神。當學生感受到自己的行為受到別人的控制,而自己沒有控制的權利時,就很容易喪失學習的主動性,因此在學校的學習活動中就會影響他們的自主性發展。
在心理學領域,很多實驗證明: 當學生知道自己處于一種被監視的環境時,他們內在的動機就會被嚴重地壓抑,對學習的積極性就會降低。學生總是想得到自由,而現今的教育體系中,在他們的學習生活中有太多的局限,因為有局限,就特別不希望被太多的條規約束,因此就經常故意挑戰成人的耐力或學校為他們定下的條規。
其實,大多數學生都是願意通過學習去瞭解新的東西。可是,因為外在因素及自己學習意願不強,隨著年齡的增長,有些孩子就會變得討厭念書、討厭學習。
造成這種情況的因素很多,根據本人所接觸過的不少案件,家庭因素影響所致的確占了大多數。
家庭教育是實施素質教育的基礎,學校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延伸。俗云:“教兒嬰孩,教婦初來”。因此,教師和家長們應該同一條心,為我們的下一代 “用心”服務。
(2008.09.18 刊登于南洋商報言論版)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